《职业教育信息汇编》2020年第05辑,总第141辑
◆高职高水平专业的三重内涵
◆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内涵发展的问题与路径
篇1 高职高水平专业的三重内涵
【作者】赵蒙成
【出处】《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7日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简称“双高计划”),这为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办学设立了目标和标杆,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0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拟立项建设的197个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双高计划”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何为“高水平专业”?在当下的语境中,很容易从经费投入、生师比、就业率、合作企业数、技能大赛获奖人数等客观指标去判断一个专业的水平。笔者认为,高水平专业要有三重内涵。
高水平专业的第一重内涵是师生的精神状态和对教育教学、学习的投入度。
首先,高水平专业意味着一支蓬勃向上、以教书育人为追求和己任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育人的理想和责任感,应具备高尚的品格,自由、独立的人格,健康积极、不断进取的心态,这是为“人师”“名师”的根本底蕴。同时,还应该具有高明的育人(德育)能力和高超的专业课教学能力,这是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保证。一个专业拥有众多优秀的师资,即使客观条件稍差,也是一个高水平专业。相反,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理想和责任感缺失,得过且过,对待教学工作马虎应付,对待学生生硬冷漠,对待利益却锱铢必较,消极颓废,充满“负能量”。若一个专业有一部分甚至大部分这种滥竽充数的教师,即使客观条件优越,也不是高水平专业。
其次,高水平专业应当能吸引优秀的学生。毋庸讳言,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能力和成绩较差。但是,文化课的成绩不是判断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或根本标准。优秀的学生应三观端正、明辨是非,勤奋进取、自信乐观,有志于成长为有用人才;应具备正直、诚实、善良、宽容等优良品质,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为标准,高职院校也不乏好学生,高水平专业应当能聚集或培育这样的好学生。反之,如果一个专业学风恶劣、纪律涣散,充斥着三观不正、无心向学、品德有瑕疵甚至有问题的学生,即使专业名称新潮、经费充足、毕业生紧俏,也必定是一个差专业。
总之,判别专业的水准应“以人为本”,优秀的师生是专业之根本,是专业持续进步的力量源泉,这应当是高水平专业最关键的内涵。
高水平专业的第二重内涵是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所谓“卓有成效”,是指高水平专业与所在区域内的产业契合度高,比较容易找到真心实意的合作企业,能从企业获得学生的就业岗位、实习岗位、兼职教师、先进的技术指导,甚至一些设备、经费等。这些所得应是实实在在的,不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虚假的。事实上,不少高职院校或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仅仅是政策文本或统计数据中的合作,徒有虚名。
同时,高职院校应切实为企业供给优质毕业生,并助力企业的技术研发。二者应形成平等、双赢、规范、稳定的伙伴关系,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既不能把企业视作为自己服务的仆从,一味索取,同时也不能唯企业的马首是瞻,自甘沦为企业的劳动力训练营,丧失独立存在的价值。
当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瓶颈是企业积极性不高,因此合作中的“双赢”应适当向企业倾斜,“企业赢”的权重应更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企良好的伙伴关系是高水平专业应有的题中之义。
高水平专业应是一个成长型、学习型的组织,这是高水平专业的第三重内涵。
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基本单位,专业可视作一个组织,是一个具有特定目标、制度、结构、资源(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传统的组织。高水平专业必然扎根于健康的组织。对于高职院校健康的组织而言,丰富实用的课程、优秀的教师、勤奋好学的学生、充足的经费、众多的实习实训基地、扎实的合作企业等是基本条件,这些资源是必要的保障;同时,健康的组织更要有鼓舞人心的愿景、健全合理的制度和完善的治理、正确的激励与导向、富有远见与执行力的领导、团结进取的文化传统等,这些是组织更为关键的内核。具备这些特征的组织,必定拥有持续的生长力、强大的学习力和适应力。
在当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专业(组织)的成长力和学习力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专业(组织)缺失目标、凝聚力、进取精神,制度恶劣,人际关系紧张,必然会走向衰落。因此,判别一个专业的好坏优劣,必须重视考察其作为一个组织的整体的制度与文化,不能局限于容易量化的客观指标。良好组织的必备元素是高水平专业不可或缺的内涵。
高水平专业的三重内涵,预示着其建设将是一个长期、困难的过程,近期教育部公布了拟立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名单,这仅仅是为高水平专业建设举行了奠基礼。在评估、遴选拟立项的高水平专业时,受评估工作的性质、操作习惯等影响,必然会着重关注易观察的客观指标。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则应重点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指数、组织的健康度和成长指数。评估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高水平专业建设的终极目标应是助力专业获得持续成长的强大内生力,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早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篇2 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内涵发展的问题与路径
【作者】牟 婷,柏文涌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13期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目标。《方案》对“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特征描述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这些要求不仅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理应具备的特征,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根本诉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我国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对此,在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背景下,如何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一、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逻辑关系
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目标,内涵发展则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应然方向。
1.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计划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从历史上看,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人数均占到了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和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在实现了高职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孕育着迈向全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诉求。从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外延式扩张的过程,之后又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并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引领并助推了国内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也使得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人才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奠定了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认知基础。实际上,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也正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创新性发展。办学理念是影响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拥有了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才能在教育市场中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找准自身定位,形成办学特色。以开放、创新、宽容的胸襟和精神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正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彰显了高职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时代,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习惯的树立。这说明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秉承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彰显了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根本特征。第三,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体现了现代职业院校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治理水平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协调管理好教学、行政与后勤三方面的工作,考验着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智慧,也体现着现代职业院校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水平。当前国内诸多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持续深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必然要求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教育工作。早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就明确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我国高职院校由此开启了从外延式扩展转向内涵发展的新阶段。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并对促进高职内涵发展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2015年,教育部编制并印发了《行动计划》,提出了开展优质校建设的新举措。2019年《方案》强调“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健全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
从我国10余年来的高职教育政策基调可以看出,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国家坚持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也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必然要求。
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将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兼顾办学规模的扩大。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核心是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就不重要。在任何时候,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都是影响其发展潜力的重大因素,保持一定的办学规模,对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有必要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兼顾办学规模的扩大,为院校内涵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物质条件。第二,凸显办学特色,引领职业教育全面发展。办学特色鲜明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基本特征,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凸显办学特色意味着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在同类高职院校中树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普通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引领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跃升。第三,传承与创新并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不是凭空创造的,更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在传承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优良传统和优秀元素基础上的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彰显了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要求,在借鉴国际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提炼与创新,通过去粗取精、整合优化,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的问题透视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规模连续多年的扩充,从体量上而言,高职教育已经接近了教育市场饱和的“临界点”,内涵发展已然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的主题。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短板,制约了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1.办学定位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设计,精准化不足
一般意义上讲,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学校就自身的教育教学功能和地位、任务和作用进行的规划和管理。就高职院校而言,办学定位是指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以及管理者以本校的办学条件为依据,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职业教育诉求、行业人才培养需求为目的,就高职院校的发展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内容而制订的系统性规定。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象征着一所高职院校对自身理想办学状态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其对社会、行业、民众职业教育诉求的回应,办学定位决定着高职未来发展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办出特色的前提。当前我国有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对办学定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论证,存在着办学定位精准化不足的问题。
第一,办学理念偏差。高水平的高职教育理应体现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但现阶段有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抱着一种陈旧的办学思想,即认为“高水平”就是办学层次高、硬件条件好、办学规模大,没有意识到办学内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种现状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一味“贪大求全”,忽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教育竞争力徘徊不前。第二,办学定位脱离职业院校客观条件。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主体是公办院校,而公办院校的教育管理又一直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在确立办学定位的过程中,行政武断现象普遍存在,少数掌握行政管理权的领导和管理者以主观决策代替了研究论证,所确立的办学定位要么脱离院校的客观条件,要么不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第三,办学定位不匹配社会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需求的教育类型,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实用性和职业性。然而,当前仍有一些职业院校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办学理念定位上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重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结构与社会实际用人需求不匹配。
2.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总体水平不高
就高职教育而言,专业建设的特色化既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不同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差异化的客观反映。需要强调的是,特色不同于特点,后者仅仅是就事物属性的独特性的中性表达,而前者却包含着对事物属性的独特性价值判断。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是特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展现的独胜之处、出色之处,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与众不同,更非标新立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普遍存在办学特色不足的问题,而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又首当其冲。
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布局盲目跟风现象突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和设置应当体现地域性特点,应当与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然而,纵观全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各地区、各类型的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大同小异,专业设置雷同现象非常普遍。曹洁、张学英等学者对京津冀地区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备案的高职专业中开设校次最高的3个专业均为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地的专业趋同率分别高达91.1%、80.6%、77.4%”。
二是专业建设机制僵化,专业“新陈代谢”缓慢。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会生产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高职教育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取消过时专业,增设新兴专业,保持专业布局与设置的“新陈代谢”,这也是形成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特色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不少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机制僵化,专业需求萎缩甚至枯竭了仍然在持续招生,社会兴起的新兴专业教育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面对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超前意识,未能科学预判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和结构的变化,在专业建设上唯“生源化”,一味地设置热门专业。据教育部2017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11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设置最多的专业集中在交通运输、土木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以及财经大类等,某些热门专业的市场供需比甚至高达7∶1”。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3.师资队伍建设乏力,面临“数量”和“质量”双重不足的困局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和执行者,也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优劣的关键因素。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各个高职院校长期着力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各种各样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仍然存在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的重大瓶颈。第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现有师资的学历结构失衡。尽管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但本科学历的教师仍占很大一部分,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比例偏小,高层次人才不足,在一定程度使高职院校优秀人才队伍建设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二是年龄结构失衡。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呈现以青年教师为绝对主体,年龄梯队层次失衡,尤其是开设的一些新兴专业,师资主要为新聘的高校青年毕业生群体,缺乏具有深厚教学与管理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三是师资队伍专业结构失衡。不少高职院校中担任公共课、基础课和文化课的教师数量明显多于专业课教师数量,并且在某些专业学科教学方面不仅教师数量不足,还特别缺乏权威专家级别的高水平教师,即使部分高职院校拥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也大多年龄偏高,难以承担繁重的一线教学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第二,教师群体实践能力不足。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的实用型教育,专业教师群体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相当比例的青年教师缺少企业、行业等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经历,尽管具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导致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偏弱。并且,由于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还不深,尚未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平台和交流机制,高职教师群体缺乏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其动手实践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4.受内外部因素的交织影响,导致社会服务能力薄弱
高职院校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提供社会服务,既是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其增强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建设发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曾明确指出:“高校要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方案》也将“社会服务能力强”作为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标准之一。可以说,塑造并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不过,相较于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期盼,现阶段国内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第一,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认知受限。尽管我国的高职教育早已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但不可否认,很多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受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重知识,轻实践;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社会服务意识淡薄,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缺乏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第二,现实条件不充分,服务能力受限。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院校要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还需要实实在在的客观条件支撑。然而,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设施设备由于性能落后、精度不高、功能单一,除了用于教学实训中的简单操作与模拟仿真以外,难以承担实验分析、产品开发、质量检验及生产加工等实际生产任务,加之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导致高
职院校提供社会服务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第三,社会认同度低,服务机会受限。由于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对于高职教育还缺乏广泛的认同度,对于高职教育存在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院校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各级政府和企业单位在重大决策、技术攻关项目的合作平台选择上,往往会向国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倾斜,高职院校很难获得相应的资源支持。第四,科研能力薄弱,服务领域受限。高职院校往往以技术应用见长,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特别是针对地方经济和生产领域中的重大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开发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的能力不高,难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力。
5.治理结构封闭,行政色彩浓厚
高职院校治理结构是高职教育治理的重要载体,建立起权责划分明确、权力运行科学、组织架构合理的治理结构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学秩序正常稳定、确保高职院校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完善治理结构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以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运行模式与市场的结合日益密切,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也因此得以优化,极大地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但总体而言,现阶段国内的高职院校在治理结构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厚。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高职教育市场化办学程度不高,导致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行政化色彩浓厚,行政职权的管理范围过大过宽,教研人员地位边缘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严重消解了高职院校应有的尊师重道、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不利于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它同时具有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双重特征,因此,高职院校理应建立起开放性的治理结构,促进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然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职业院校治理主体单一,缺乏市场主体的参与,“关起门来办学”仍然在一些高职院校存在。
三、基于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路径
1.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之根本:科学定位办学理念和目标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既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又面对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就机遇而言,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愈加广泛和深刻,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一带一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时代背景赋予了高职教育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就挑战而言,现阶段国内的高职教育改革尚未完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不深且阻碍重重,高职院校自身在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社会服务、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又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和瓶颈,种种现实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科学定位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立了高度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职业院校办学实际的理念和目标,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为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性的指导。定位办学目标包含两个层面的认知:一是合理制订职业院校的发展愿景,科学规划和设定院校的办学规模、专业结构、质量标准、发展目标等;二是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首先,高职院校的发展愿景制订要向特色高水平院校看齐,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推动、引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根本导向,为我国实用型人才培养创造充分、优质的物质条件,提供制度保障并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彰显高职教育的跨界性,注重融合“高等性”与“职业性”,同时要兼顾教育的当前价值和长远价值,培养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交融兼具的高素质人才。
2.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之核心: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
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发了社会生产领域的深刻变革,产业结构变迁加速、人力资源市场分化加剧成为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背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能否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专业建设能否凸显特色,就成为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内涵发展,能否切实提升办学效益和办学层次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讲,推动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堪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高职院校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精心布局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方向,是形成办学特色的“第一道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慎重对待。首先,高职院校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升级进程规划专业布局,做到有的放矢;其次,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实际,综合考量专业教学条件和办学历史积淀,建立起凸显差异化、特色化的专业布局体系。第二,分层分类推进专业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充分运用系统论、协同论的思想方法指导专业建设工作,采用分层分类、逐步推进的办法搞好专业建设。一方面,要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或专业群,打造专业品牌,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为龙头,带动整体专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要创新专业建设工作方法,做到常规专业学科的建设也能依据职业院校的客观条件和生源特点办出一定特色。第三,建立专业动态调整管理机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体现开放性、动态性和前瞻性。一要确保职业院校专业群布局与区域产业链无缝对接,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适应;二要建立先导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产业优化升级方向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根据社会生产实践的变化形势优化专业结构。
3.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之关键:打造“专兼”互补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影响办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之中,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的现状,各高职院校要深化思想认识,配置优质资源,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内涵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打造“专兼”互补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来夯实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向上,首先应当明确教师队伍的构成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专业教师“专兼互补”的布局结构。高职院校要积极吸纳行业企业中有教育意愿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校任教,组成专业课兼职教师队伍,充实本校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其次要注重培养和提升专业教师群体的“双师”素质。高职教育是一种实用型教育,专业课程教师理应同时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实践能力,并且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转换能力。“双师”教师是由“学术—技术—教学”三元能力共同支撑起来的高端教育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应当着重解决三大问题。第一,创新专业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将兼职教师融入专业教学团队作为师资力量建设的突破口。第二,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提升教师群体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当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基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意愿和企业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搭建好教师企业实践平台,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第三,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师资质量的改善既要靠人才引进,也要靠自主培养。高职院校要持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要建立校内的专业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的能力提升、自我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外部进修,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4.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之着力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开展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应然之举,更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活力的内在需要。在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工作蓬勃开展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主观认知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综合施策。第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社会服务意识。我国高职院校之所以社会服务能力不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社会服务意识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首先从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切实转变办学观念,树立并强化群体社会服务意识。要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放在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在全校教职员工心目中树立为社会服务光荣的意识。第二,搭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平台,构建服务运行激励机制。搭建平台、构建机制是确保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的机会,搭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服务平台,为职业院校师生进行社会服务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制订教师服务社会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将教师的社会服务成果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第三,高职院校要强化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场地、设施、设备是高职院校提供社会服务的载体和工具,也是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要努力拓展办学资源筹集渠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职业院校师生参与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更加充分的物质保障。
5.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之保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水平
高职教育本身同时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跨界性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搭建的院校治理结构既应当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治理的共性特征,也应当具有与职业教育规律相匹配的独立特性,形成以系统集成、跨界整合为特色的治理体系。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应当承担三方面的职能:第一是规制功能,即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校内各个部门、各个群体以及每一个个体的日常行为;第二是引导和激发功能,即院校的管理方式及制度能够对师生的认知和行为形成有效引导,体现职业院校的价值导向;第三是文化塑造功能,即通过院校治理形成宽容的精神、民主的态度和参与的意识,树立优良校风。在具体措施上,第一,建立起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的多元治理体系。多方治理、协同联动既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所提出的具体要求。高职院校要以企业参与为抓手,建立起适应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主体联合治理的组织架构、议事规则、行为约束和运行机制,激发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活力和多方主体协同育人的合力。第二,建立起围绕工学结合的开放式管理体系。工学结合是现代高职教育通行的育人模式,高职院校完善治理结构应当高度重视“学校—企业”跨界运行过程中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利益制衡机制的建设,形成校企共谋发展、共建共享的院校治理格局,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柔性化管理。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因材施教,主张教育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诉求。高职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就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选择,因此应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分制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加多样的发展通道,实施更加柔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