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信息汇编》2020年第07,总第143辑
◆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学生群体”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招100万:重点人群进入高职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与变革路径
篇1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学生群体”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作者】吕延岗,罗鼎,霍平丽
【出处】《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10期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具体目标。2019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扩招工作的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要“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以下简称“新学生群体”)单列计划进行招生。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8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招生数量368.8万人,据此计算平均每所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需增加705人,平均招生数量比例增加27.1%。扩招百万是国家在新形势下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专项工作方案予以推进。由于本次扩招方案中明确提出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新学生群体”对象,使得扩招后高职教育生源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新学生群体”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与以往生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作为承担扩招任务和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如何在教学资源没有明显增加或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实现高质量扩招百万和做好“新学生群体”的培养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发展,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抓好招生“入口关”,落实扩招百万任务
在扩招百万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资源、招生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争取政府在政策和人、财、物方面保障支持的同时,高职院校要主动改革招生考试方式,做好扩招任务的“入口关”,实现人才培养数质并升。
1. 争取政府支持,扩展办学资源。新世纪以来,高职院校经历了国家、省级层面的示范校、骨干校和优质校(重点校)等学校层面的项目建设,现在又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院校在办学空间、办学经费、师资条件和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201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38%的地市属院校未达到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各地公办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的标准,行业(企业)属院校未达标比例更是达到67%。在此情况下,要更好地完成扩招任务,就必须争取政府在政策和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保障力度。
第一,高职院校要以师生比不低于1︰18为锚点,积极争取地方教育、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尽快扩大教师队伍规模,尽量鼓励引进同城同类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兼职交流和教学,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外聘教师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超额完成教学任务,扩大教师评聘自主权,在职称数量管理上充分考虑扩招后生源规模,在职称聘用方式上更加突出院校主体作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第二,高职院校要争取主办单位落实国家规定的年生均财政拨款不低于12000元标准并逐步提高标准,落实“新学生群体”尤其是退役军人群体的学费减免和补偿政策。第三,高职院校要争取地方政府在办学场地建设方面的财政和政策支持,通过原地扩建、异地迁建等工程,有效增加教学场地面积;加快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工作推进,引导企业投入办学场地和设备,扩展办学资源。
2. 立足生源实际,科学招生录取。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相继形成了普通招生、对口招生、单独招生等多元化招生模式,东南沿海和江浙地区试点了注册入学的新模式,基本满足了招录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的工作需求,也探索了现代学徒制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招生工作的新要求。而面对“新学生群体”的生源结构的突变,现有的招生工作部署和招生模式将必然出现不适应、不合理的情况,所以必须落实招生指标、加强宣传引导、加快招生考试改革,有效提升招生工作质量。高职院校要整体考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场地、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和区域“新学生群体”生源数量情况,科学合理地申请和落实招生计划,避免扩招对院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冲击和影响,确保稳定办学;根据生源对象的知识基础和就业意向,选择专业建设基础好、区域发展急需、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群)作为扩招专业,将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按照产业链或职业岗位需要凝聚在一起,形成教育资源集约化利用、优势互为补充的专业集群;主动走访和联系地方工会、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和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单位,并下沉到社区、乡镇、企业等基层区域进行定向宣传,进一步拓宽招生渠道和扩招工作的影响面;针对“新学生群体”生源,完善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根据其教育经历和工作经验进行分类别、分模块、分形式的招生评价手段,将“专业基础+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多模块组合纳入考试范围,形成可选择、可量化可执行的招生录取方案。
二、做好培养“过程关”,确保学生培养质量
在扩招百万后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阶段,面对“知识异构化”的学生群体,需要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生源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量体裁衣”,系统设计课程体系。为加强和规范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截止到2019年9月,教育部先后制定了19个大类的347项专业教学标准和136项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对于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和内容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参考。因此,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对标职业教育的国家教学标准,做好公共基础与专业(技能)课程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
第一,重视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在教育部出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的指导意见和专业教学标准中均对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学时给出了规范和要求。对于“新学生群体”而言,由于其学习生涯中存在“断裂带”,因此对公共基础课程更需要高度重视。首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学生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和党史国史,理解国家开展高职扩招对提高劳动人口素质和保民生、保就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其次,加强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搭建“学校—系(院)—班级—宿舍”多级心理健康教育和防护网络,实现学生顺利完成从“社会人”到“学校生”的身份和角色转变;积极与学生交流和分析其职业生涯中发现和存在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社会适应性。最后,对于大学体育课程,原学生群体的入学年龄段较为集中,而“新学生群体”的年龄分布则较为分散,需要对大学体育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多开设与“新学生群体”年龄相符的体育项目和内容;对于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等课程,退役军人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予以免修。
第二,强化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在教育部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中,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扩展课等类型。对于“新学生群体”而言,其知识和能力基础存在很大差异性,可以采用“补基础、强核心、活拓展、重实践”的方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根据生源对象的特点进行强化或置换,弥补其原有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吸收大量农民工的建筑行业为例,其技术工种包括砌砖工、钢筋工、管道工等。对于从事多年绑扎钢筋工作的农民工生源来说,其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切断、连接、安装等操作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高职院校教师,所以在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首先,弥补学生在原工作中关于建筑材料、建筑识图、建筑力学、建筑CAD等基础知识的不足;其次,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内容的学习;再次,灵活开设BIM建模、BIM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预算软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招投标、建筑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等相关拓展课程,为顺利获得“1+X”证书中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奠定基础;最后,将行业企业岗位仿真项目或真实项目引入课程实训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综合竞争能力。
2. “因地制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方法、手段、途径和载体。与从高中、中职体系进入高职院校不同,“新学生群体”更多的是从“社会”“企业”等渠道进入学校学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分类教学成为必经之路。
第一,推进“分层次、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新学生群体”的职业经历、专业基础和就业需求,将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学习特长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开,在学习过程中允许重新选择和确定专业方向和技术方向,从而实现学生培养的层次化与个性化。在第一学年,构建专业类别互通的课程体系;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设置打破专业界限的“多方向、模块化”跨专业校内综合实训课程,学生可依据自己的预期工作岗位自主选择学习方向。专业群各专业共同开设校内外实践模块课程,推行专业间课程融合互选,学生自助式选课,教师模块化教学,学生可根据个人意向自由选择学习课程模块,由企业导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教学。
第二,推进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招生”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为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教育部先后分三个批次遴选和确定了500余个单位,包括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力量参与学徒制试点工作,并于2019年发文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人社部、财政部在2018年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中提出: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并给予学徒每人每年4000元的补贴标准。无论是教育部主导的现代学徒制还是人社部主导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劳动者人口素质,实现高质量就业。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政策红利,在“新学生群体”中全面推进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三方协议,将学徒、学校和企业的各自权益加以规范和保障。对于学徒来说,可以解决无法长时间离岗与学校要求2~3年集中学习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获得学校学历文凭的同时实现精准就业;对于学校来说,吸收“新学生群体”进入学校学习,通过学校的专业培养和企业的岗位锻炼,共同组织和实施培养过程,提高学生的市场就业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在不影响企业运营生产的情况下,将员工送入学校提升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或者设立学徒培训岗位和在员工岗位增设培训属性,将企业员工的人力培育机制与学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带来不竭的人才效益。
3. “信息融合”,深化教师教材教学改革。为推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部自2010年开始启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截止到2019年9月,在高职高专领域建设了127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先后立项建设了75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这些项目为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坚实基础,将信息融合作为推动“互联网+职业教育”改革的引擎和助力,变沉淀的知识资源为活动的课堂教学。
第一,由教育部主办的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比赛、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虽然其名称由信息化教学大赛变为教学能力比赛,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延伸,但信息化教学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一直没变。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是首先需要进行“革命”的对象,改变单向从“教师端”到“学生端”的知识传授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教学网络“中心端”的方式,其知识的获取端可以为教师、同学、网络和社会等多个知识源。对于“新学生群体”来说,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已基本实现普及化,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和执行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和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料转换为类型多样的绿色信息资源并进行开放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交互学习;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大数据功能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如学习时长、学习进度、活动参与、资源查看等),实现教学过程的可测度和可量化。
第二,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建好用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总体来说,使用教育部部本专项资金立项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其主持和建设单位大都是国家或者省级示范校、骨干校或者优质校,其课程和资源的建设质量都是可以得到保证的。现已基本形成“以专业课程为中心、社会(培训)课程为拓展”的课程体系,包括微课中心、素材中心、资源中心等内容,支持在线作业和考试,其用户群体面向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社会用户和企业用户。在对“新学生群体”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尤其是基础课程或者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与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课程或者国家精品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对应与匹配,实现学生在指定平台的学习成绩直接认定或者通过参加学校的过程性考试约束认定,这样可以让学生自行规划时间进行学习和考试,教师则通过平台进行监控和管理,对于问题比较集中的知识重点、难点通过线下教学加以解决。
4. “宽严并济”,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新学生群体”由于其学业生涯存在中断部分,与从高中、中职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并且心理、身体、知识、社会经验与一直在学校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差别,所以对部分学生群体进行单独编班是比较可行的路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校内“学业导师组”,选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学生“企业导师组”,实现“学业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管理,深入细致地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专业实训、课程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指导学生以技能大赛、社会服务、创业活动和其他课外实践等项目为载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宽”是指弹性学制安排和学习时间的宽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制按照教育部的专业标准要求一般在3年,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管理规定,延长2年左右时间,在规定年限内,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达到毕业要求,学校发给毕业证书。学分制则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出发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相对弹性的、合理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以综合考评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动态调整学习进度,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可以积极探索将学生在社会上的非正规学习(如培训学习)、非正式学习(如工作经验)得到的学习成果按照规定进行认定和转换。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年限为参考,实行弹性学制,在修业年限内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且符合毕业的其他条件,即可毕业。对于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达不到规定学分要求的学生,可适当延长修业年限。因此,对于“新学生群体”的生源来说,学分制是更适宜的管理办法。
第二,“严”是指严格考试考核过程和学业预警管理。不断探索考试考核方法,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来验证学生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水平,契合课程特点,推行过程性考核。对于不同类别的课程,其成绩采取由过程考核成绩与综合水平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并加大过程性成绩和技能成绩的权重。要建立学业预警机制,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对高职院校的相关要求“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16-18学时计为1个学分”,据此计算总学分应控制在140学分左右,每学期平均20学分左右。因此,可以对于每学期未能获得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学分以上者(含)或学生累积未取得学分超过20学分(含)以上者,由学生所在教学系(院)出具学业警示书面通知单;对于一学年内未能获得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分一半以上(含)者,或未取得学分累积超过40学分(含),给予退学试读处理。通过学业预警和退学试读等政策给学生建立“成绩红线”,以督促学生认真进行课程学习和考核,及时完成学业学习。
三、抓好就业“质量关”,实现学生优质就业
国家扩招百万的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社会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扩招百万的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就业上,通过书证融通、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胜任力,最终实现学生优质就业、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1. 证融通,搭建就业高起点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的《关于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的公告》中确定了5个领域的“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试点院校320所、Web前端开发422所、物流管理355所、老年照护231所、汽车运用与维修465所与智能新能源汽车195所,这些院校的确定标志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并拉开了序幕。
《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积极引导新增生源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已积累的学习成果(含技术技能),探索通过水平测试等方式进行学历教育学分认定。”高职院校作为“百万扩招任务”和“1+X证书制度”落实的具体承担者,做好两者的结合工作具有先天的便利,要把“1+X证书”获取与“新学生群体”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政行企的融通合作,积极参与与“1+X证书”相关的职业标准、“证书”型课程、任职教师标准等文件的开发工作,做好“1+X证书制度”在院校落实的前导性工作。另一方面,面对“新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例如,年龄偏高但生活经验和阅历较为丰富的“新学生群体”,可以获取老年照护技能类证书;原来从事快递及运输行业的“新学生群体”可以获取物流管理技能证书;原来从事汽车修理或者机械维修类工作的“新学生群体”可以获取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技能证书;原来从事建筑工程或装修行业的“新学生群体”可以获取建筑信息模型技能证书。这些证书的获取可以让学生在毕业时拥有学历证书和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重新进入就业市场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要结合“1+X证书”的标准重构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满足学习者、行企、社会的需求,助力学习者优质就业、行企高效招工、社会资源最优分配。
2. 助外力,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摒弃学历至上观念,减少人才高消费,广泛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活动中,是深化产教融合、集聚社会力量办学的关键点,也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确保新增生源高质量就业的突破口,更是企业成长、院校进步、学生受益、经济发展的多赢举措。高职院校要主动开放优势专业,引入实力雄厚、员工培养经验足、社会责任感强的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企业通过直接参与高职教育办学或间接影响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等方式,将掌握高技能人才作为抢占高地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合作行业企业及时发布人才需求和招聘信息,并将劳动力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高职院校,从而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参与高职教育办学和高职人才培养,为自身发展聚集人力资源。企业从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将自身人才需求贯穿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学徒制、订单班、培优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既有的毕业前夕才启动的单纯的信息对接性就业服务,转变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岗位技能提升与定制化培养,实现培养过程与就业服务的统一,从根本上保障院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
3. 励创新,加大创业的支持力度。由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宜信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显示:青年首次创业年龄平均为24.67岁,20~26岁创业活跃度最高,大专以上学历占75%以上。相对于持续接受学校教育的高职学生而言,“新学生群体”年龄相对成熟并集中在该年龄段,对于创业所需要的社会经验、人脉资源、资金支持也相对较多,也更能承担相对大的创业风险。在“新学生群体”中,加强创新创业的培养力度,做好创新创业的服务管理,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创业式就业”,甚至带动同学之间的团队式创业。
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管理制度,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服务团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聘请行业、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多渠道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并宣传创新创业政策。为有效激励“新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可以用知识产权和创新创业成果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课程进行学分互换,引导创业条件成熟的学生利用学校的创业孵化园区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按其专业特点、创业能力、具体个案安排教师团队进行分类和专题指导。创业园区可以统一聘请法律人士、工商税务人员、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提供法律事务、财务知识、投资融资、企业会诊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本次高职专项扩招百万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实际举措,更是践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行动。在现有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上,以扩大招生规模和改革生源结构为载体,通过政策引导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夯实院校办学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篇2招100万:重点人群进入高职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与变革路径
【作者】国卉男,秦一鸣,赵华
【出处】《职教论坛》2019年第7期
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也正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升级。“双一流”战略,促使高校进一步聚焦高端人才、科研人才的培养要求,然而无法接受高校高等教育又缺乏就业能力的社会群体则“被迫”进一步沦为人力资源的“洼地”。维护教育公平,确保相关群体依旧能够通过教育提升自身潜能与素养,成为高职教育所必须肩负起的社会责任。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我国第一次将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在2019年1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2022年,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并提出了未来的路径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毋庸置疑,高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各类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立足学校办学实践,汲取教育新理念,准确对接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农民工(以下简称“重点人群”)的学习需求,破解发展难题,肩负历史责任,服务社会转型发展。
一、重点人群当前的基本生存状况与学习需求
无论从政府工作层面,还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层面,都对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及农村贫困人口等传统职业教育未予以关注的重点人群进行了特别关注。对他们的基本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学习需求进行精准定位,成为高职教育面向扩招实现快速发展的工作起点。
(一)退役军人自主择业、创业热情高涨,亟需教育鼓励
退役军人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在结束国防服务后,面临着重新就业、创业的选择,为此,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军地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对于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退役军人对就业和生活也有着自己的需求,每年退出现役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约45万人,占退役士兵总数的90%以上。尽管政策方面对退役军人的就业有一定的帮扶和优待,和其他几类人群相比,退役军人的生活状况相对较好,但是退役军人本身更倾向于自主择业,在就业能力方面也有着切实的需求,因此高职在扩招时应格外考虑退役军人的现实需要,帮助其更好地就业、创业,从而更好地促进退役军人实现其自我价值,完成从军人到普通居民的身份转换。
(二)退役运动员生存状况堪忧,亟需教培扶持
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基本去向是自主择业为主国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因此大多数运动员在退役之后都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近年来,有关退役运动员生存状态差的新闻屡见不鲜,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运动员基本上是自幼接受专一运动技能的训练,在生活技能、其他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相对较为缺乏,很多曾经在国际舞台上为国家争得荣誉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其艰难的生活状况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年龄大、没文化、就业难、伤病缠身、缺少社会关爱是目前我国部分体育项目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现状。
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为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创造条件。但是和普通初中生、高中生相比,退役运动员一般文化基础薄弱、年龄偏大,虽然运动员训练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有相似之处,但是强竞争导向的竞技体育训练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也存在不小的挑战,这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要求,需要对运动员已有技能及职业经历进行认定,并量身打造适合退役运动员的教育培训,让退役运动员能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再就业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适应退役后的生活。
(三)农民工及农村贫困人口问题严峻,亟需“扶智”转型
整体来看,我国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仍有5.6亿农村人口,而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数量逐年递减,2017年较2016年减少了552万人,从2012年行业标准改革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5年里减少了4829万人,越来越多从事农业行业的人转行。和其他各类人群相比,农民工及农村贫困人口有着更复杂的情况和需求,一方面这一类人群对行业转型有着实际需要,越来越多人离开乡村,不再从事农业工作,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甚至辍学,十几岁就离家外出打工,这类“农转非”人群迫切需要获得职业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仍然从事农业岗位的农民,在农业新技术学习上也需要获得帮助,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除此以外,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极度匮乏就业、创业能力,也渴望通过职业教育获得提升。基于此,高职教育肩负着扶贫“扶智”和“扶志”的双重任务。
(四)下岗职工、失业人口数量巨大,亟需再就业帮助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劳动力人口数量众多,随着整体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很多劳动者无法适应岗位需要从岗位上离开,并且由于职业技能的缺乏,无法快速找到新的工作,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给社会也造成了压力。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原有国有企业职工1.1亿人,1998年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则为5200万人,而原为4000万人的集体企业职工,更是锐减为1000多万人,这减少的7000多万原有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除一部分直接转到非公有制企业外,大部分人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下岗或失业的经历。
除下岗职工外,失业人口的数量也不容小觑,2017年有972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从2009年至今,虽然失业率逐年递减,体现了国家在解决失业、就业困难方面政策实施的效果,但从总体失业人数上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略),此外,仍有很多未登记失业、农村无业人口并未纳入统计范畴,失业情况相对较为严峻,亟待通过职业教育帮扶提高其就业能力。从国家层面,需要通过高职教育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进而提高其效能;从个人层面,也需要通过高职教育切实提供再就业的帮助,从而改善其生活、经济情况。
二、重点人群进入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现实矛盾
截至2018年底,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全国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比上年增长2.60%,超过40%的高校学生就读于高职高专类院校。颇具规模的高职院校,为顺利实现扩招100万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传统的高职院校以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政策强调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受限于自己的年龄、职业生活、既有学习经验,在既有招生准入、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资源配备、评价体系等办学与教育模式下,接受高职教育则面临一系现实矛盾。而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正是高职扩招政策实施,促进弱势群体就业能力提高,保障社会公平的关键。
(一)传统招生标准与重点人群现实能力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高职教育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模式与录取标准首先以文化知识分数为参考依据,即规定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但是在几大类重点人群中如农民工和农村贫困人口、退役运动员等,很难通过高职院校按照传统招生标准进行的文化考试,而他们自身原有的经验、技能、特长并没有纳入现有的招生标准中,扩招人群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的现实能力更具多样化、差异化,在原有的招生标准下,他们很可能会因不能满足既定标准而失去学习的机会。
(二)课程规范性与重点人群内部差异性之间的矛盾
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以及实施主体主要为教育界的专家、教师等,课程的实施根据学科性质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即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结构进行。关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课程规范性方面的规定较为固定。然而高职教育所扩招的针对人群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会导致与固定的课程规范产生一定的矛盾。
重点人群作为成人学习群体,在学习能力上有着自身特点,成人大多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承担着多种社会职能,并且成人个体在知识基础、职业需求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个体学习需求的异质化。若让他们一起都按照相同的课程结构顺序进行学习,则会造成教学困难、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的课程体系内,虽然有和这几类重点人群相关的课程内容,但由于课程尚未对接资格框架,对重点人群既有知识技能无法评定,因此很难分层匹配精准需求。
(三)教学同质性与重点人群能力多元性的矛盾
传统的高职教育以课堂面授教学为主,然而扩招后的学生群体发生重大变化,针对其学习时间的非固定性,课程安排、教学手段也应与多元化的学生相适应。扩招所面向这几类重点人群多是成人,传统高职院校中,和普通高校相对同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全日制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扩招人群的学习需求。
紧随扩招政策而来的是学生群体的扩大,学生来源的丰富势必增加了学生背景、学习能力的多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情境,且重点人群大多面临着职业转型、就业困难、生活压力等多重问题,本身学习能力又相对较差,更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并能够迅速运用到就业岗位上,高职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新群体的学习需求。
此外还存在传统教学管理方面与学生自我意识多元性之间的矛盾,扩招对象除普通高中毕业生之外,其他社会人员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甚至管理经验,拥有较强的个人意识,需要民主参与到教学管理之中。但传统的教学管理以教师教导学生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和受管制压抑的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以及个人意识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因而易产生教学管理层面的矛盾。
(四)资源有限性与重点人群需求多样性的矛盾
扩招对象群体的数量快速增长会导致教学总体资源紧张、供不应求,加剧了资源有限性与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硬件资源上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老化、教学场所有限等方面。在近年的相关评估中,高职院校软硬件不达标率接近一半,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挣扎在基本办学条件的合格线上。在如此薄弱的现实背景下,面对新增类型学生的大量涌入,扩招必然会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产生更大的压力。
在教学软实力的供需矛盾则体现在高职教育现有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软件资源与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不匹配方面。高职教育本身就存在基础资源的压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应随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调整加强;也同时面临着扩招群体结构的变化对现有的师资队伍、教学能力、课程体系等的巨大挑战,在双重压力下,面对多种需求,亟需高职教育软件资源的革新。
(五)单一的评价体系和学生多样学习经历的矛盾
由于几类重点人群的特殊性,不同群体之间在学习基础、学习目标上各有不同,传统单一的考试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与学生多元化学习经历产生矛盾。
在扩招所面向的几类人群中,文化程度不尽相同,所参与过的学习、培训经历也各种各样,他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的专业技能亦不相似。如此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和知识基础,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很难有效评价如此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无法灵活突出重点人群实践学习经历与学习需求,“一把尺”已不符合科学评价的要求。不仅如此,传统评价体系与学生毕业后的学习经历之间也存在矛盾,按照传统评价体系,学生结束高职学习以后,如果继续参加职业教育学习,两次培训学习中即使有重复的课程内容,仍需要再次学习,再次参与考核,由此导致学习资源浪费、学习效率低下。
三、高职院校服务重点人群的宏观变革路径
显而易见,高职扩招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已有人才培养模式与四类重点学生人群等个性化发展结合不够紧密。那么,破解之道便在于提升高职教育的“适需性”,即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切实以教育对象个性、终身发展为核心,改革办学与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相关环节。
(一)破解供需矛盾,对接资格框架,探索“模块化设计”“进阶式培养”
扩招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招生,这方面可以借鉴开放大学的办学经验,改变原有招生模式,灵活评价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水平,降低高职教育入学门槛,甚至尝试“零门槛”入学就读,这样便能够在目标人群已有知识背景各不相同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快速提升高职教育的入学学员数量,实现扩招100万人的预期目标,但是仅仅依靠门户开放必然会加剧高职教育入学受教育对象在学习目标、既有学习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均衡。以目前我国现有高职教育资源来看,仍然是以集体教学为主要方式,而集体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要求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分类(专业),以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班级),而不均衡带来的教学目标、经验及能力的差异,则给这一既有要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面对这一矛盾,为了更充分地分类、分层培养,在统一时间、地点的集中教学中,达成符合各教育对象预期教学效果,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对接重点人群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以创新应用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模块化设计”“进阶式培养”。
“模块化设计”,是为打破培养“专业”“学科”的刚性约束,遴选和就业能力直接相关的核心知识、技能组织成“教学单元”,以同类需求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若干“单元”组成“学习包”,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进阶式培养”,强调的则是这些“学习包”按照不同的水平层次,相互衔接提升。其中,核心目标是打破以往培养体系中过度“系统化”“统一化”“呆板化”,拆解传统培养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微组织化,为高职教育对象提供自主学习选择,进而提高其学习的接受能力和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个探索的核心在于不能脱离提升职业能力这一根本导向,也就是要紧紧立足于重点人群的职业需求,紧密高职教育与职业认证的有机联系,全面贯彻教育教学的职业性,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转变理论知识和学历教育的传统倾向。为此,在扩招政策的基础上,应当更加有力地落实“就业准入制”,梳理完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围绕“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加速资格框架体系的建设探索,实现对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引导。 高职学校要主动对接资格框架,将设计的“模块”与资格框架体系设计的资格水平一一对应起来(核心理念见图2,略),保证学生能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水平的模块就学,从而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
此外,贯彻这一举措需要以更为坚实的基础性条件作为保障。如在师资建设方面,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关键。要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现进阶型的职业能力培养,就必须保证高职学校教师对职业能力分层和衔接充分理解,然而,传统高职学校学术型教师对职业技能的认知往往比较缺乏,对企业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分层需求缺少清晰定位,而企事业单位的实践骨干往往又缺乏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此,高职学校应当考虑采取多重策略,将高职教师送到产业一线,把实践骨干请到学校中来,建立一支既有理论又有经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突出教学的职业性。
(二)创新方式方法,针对重点人群,构建应用型人才的高效教学模式
“模块化设计”“进阶式培养 ”仅是尽量从宏观设计上来适应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差异。然而,倘若每个模块的教学实现,仍然采用“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主线”的传统模式,仍然难以适应受教育人群内在差异性,势必也无法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具体的教学设计,也应当围绕“适需”,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见图3,略)。
首先,应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做到精准匹配重点人群就业需求,加快学习到就业的转化速度。要强调合作化、互动性、应用性教学,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重点人群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反馈提供保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立足于这些特殊人群已有工作能力和特长,加强和企业、行业之间的协同,针对学生的特长搭建教学、学习平台,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师与学生中逐步形成平等的教学互动关系;转变教学内容,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企业课堂、社区课堂、网络课堂和国际课堂全面延伸;转变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讲,更加强调组织研讨、指导启发;转变课堂组织模式,将互联网思维渗透于教学之中,更多地运用如翻转课堂、云视课堂、网上学习圈、学习群的方式。利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分层次教学”等方式,全面进行教学改革。
其次,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效率。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与高职教育潜在受教育人群背景间的矛盾。伴随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在进一步降低了技术的运用与使用的门槛与成本的同时,更为充分地打破了学习时间、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可以更加自如地利用空闲时间、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方便地同时面向有地理阻断的多个地域进行教学,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效率,对于扩招重点面向的四大人群来说,更容易让其参与到高职教育中来。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开发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方式,开发微课堂、云课堂等学习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格外注意统一规划和设计,充分与科研院所合作,保证模块化导向,避免同质化,保证开发效果。
最后,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多种方式评价学习结果。在评价主体层面,首先要强化学校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校、教师对学习结果评价的科学性,政府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投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评价职责,形成学校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统一。除此以外,作为符合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并有助于推动解决现存问题的有益实践,第三方评价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应加强第三方评价,引入外部评价机构,整体上形成“政府——社会(第三方)——学校(教师)——学生”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层面,要避免和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尤其是针对文化水平较差的特殊人群,可以弱化对论文、纸笔考试成绩评价的要求,应该把职业教育的核心放在对“技能”培养的关注,因此在评价方面更要向学生实际操作层面的学习结果倾斜。在评价方法和手段层面,加强科学评价,引入灵活的评价手段,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在评价手段方面,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增加产教融合层面和实践领域的评价比重,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将课堂学习、线上学习、工作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三)融入学分银行,强化资格认定,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与保障
“模块化设计”“进阶式培养”的另一个困境在于难以兑换学历或资格证明,虽然整个培养模式进行了精细化操作,对接了几类人群的需要,适应了受教育者层次不齐的现实,但是却难以达成学历标准的刚性要求。尤其是对于这些本来就存在就业困难的人群来说,拿不到学历或资格认定,仍然无法更好地帮助其快速就业。这一矛盾在继续教育中也有相应的体现,为破解学习认证的困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学分银行随后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划目标和重大改革试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加强了这方面的要求,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就基本功能而言,学分银行是借鉴银行的存兑功能,实现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终身管理。因此,如果高职教育能够从学分银行建设积极借力,高职教育受教育对象在选择适合自己经验水平的模块进行学习时,即便是知识、技能、能力不足以兑换相应的资格证书或学历,也能在学分银行进行存续,存续期间也能以相应的证明说明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水平,从而为相关实践探索提供了客观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学分银行最大的特色优势,在于其能够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立交桥”,更有利于打破学习的各种客观限制,帮助实现各教育形式的横向沟通与纵向衔接。学分银行一方面可以更充分地拓宽高职受教育者学习的方式、方法、时间、地点,高职教育的教学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因为通过学分银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习经历和结果的认证,高职教育的群体就可以在学校、生活、工作、公共等各类场景中,通过课堂、活动、实践、实习甚至是日常行为等各种方式、方法,提高自己职业的认知、技能、素养、态度、意识。
通过学分银行,高职教育也同时能够更充分地衔接、借力其他形式的教育资源。在有限时间内,面对资源有限性的矛盾,通过学分银行这一平台,高职院校则能够实现“强强联合”,与本科院校的共同培养与资源共享,与企业行业资源的协同培养,“以小博大”, 调动更多的外部社会资源为自己解决资源有限的困境。如果高职教育能够充分融入学分银行体系,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完成扩招100万人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简言之,扩招100万人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遇,也给几类重点人群的就业择业带来了切实好处。而面对随之而来的诸多矛盾,要理性看待,努力走出一条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同时,也应把握扩招政策的基本原则,尽管面向更多人群打开了高职院校的大门,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门槛”,但并不意味着教学和评价标准的降低,在进行学历认证时仍然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本依据,不能因为扩招而造成高职教育质量的降低,进而削弱政策为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带来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