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共识度越来越高,古籍整理成果显著,文史类图书畅销,传统文化类节目热播。品读文化经典,不仅是了解过去,也是了解现在和未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践行省教育厅楚怡读书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楚怡职教精神,结合“熠熠常职”读书文化活动,推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打造崇尚学习、热爱阅读的书香校园,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学院拟于“十四五”期间推出100部传统经典推荐书目,引导全院师生阅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现发布“2023年度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图书馆将依据推荐书目及时组织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采购,并设置纸质图书专架和电子图书专栏,供师生阅读。推荐书目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1.由中宣部支持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2.《人民日报》权威发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50本;
3.湖南省职成学会高职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湖南省职业院校推荐书单》;
4.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经典著作;
5.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
希望全院师生按照推荐书目积极阅读经典好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历练和积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打造校园“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共建书香校园。
附件: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2023年度)
图书馆
2023年5月6日
附件: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
(2023年度)
1.《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2.《诗经》 诗歌总集
《诗经》是历代诗词歌赋的源头,包罗万象,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人们常说:“最美不过诗经。”那么,惊艳了千年的诗经,究竟美在哪里呢?
有人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原始社会起,勤劳的人民就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诗歌的雏形。而中国诗歌最早集中记录下来的,就是《诗经》。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乐调。“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孔子赞叹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可以说孔子对《诗经》是极为崇尚的,这番著名的评论赞扬《诗经》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独特的教育作用。
《诗经》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成长成才的灵魂滋养,是我们精神的原乡和珍贵的美学家底,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精神养料,从而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陶冶心性,养浩然之气。
3.《庄子》 庄周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庄子》为其中之一。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本书节选《庄子》的精华部分,以权威版本核校,出注,翻译,引领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4.《楚辞》 屈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随身读”是一套主要面向学生群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普及读物,汇集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涵盖了学生群体应读必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本书所选楚辞均为屈原的辞赋作品,代表了屈原作为战国时期辞赋家的最高水准。全书原文依照权威版本精心校订,注释准确,译文隽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开本小巧,便于携带和随身阅读;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是引导读者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
5.《史记》 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一百三十篇,记述了自黄帝以来至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历史,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学术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本次出版的三全本《史记》(全十册),原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修订本为底本,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史记》做注释、翻译、评析,各篇篇首有解释篇题、概括要点的“释名”,篇末有汇集古今点评的“集评”和延伸探讨的“评论”。注释详实,引证丰富;翻译准确,流畅易懂;评析全面,深入浅出;《史记》研究大家韩兆琦审阅把关,是市面上仅见的真正的全本全注全译本《史记》,现代人阅读《史记》的理想读本。
6.《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集
《唐诗三百首》依据光绪年间四藤吟社刻本蘅塘退士编选本,并按其诗体和诗作顺序进行编排,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八部分,每种诗体添加相应的诗体介绍。每一首诗都分为作者小传、原文、注释、诗评四部分,作者小传涵盖全面,原文权威准确,注释精当切要。同时辅以古版画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唐诗的魅力。本书既可以作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唐诗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深入品读唐诗的升级读物。
7.《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世说新语》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人物,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丰富真实,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本书为足本全译本,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及译文,并辅以精美插图,使全书更具时代感。
8.《天工开物》 宋应星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是我国和世界科技目前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等30多个行业、130多项生产技术,插图122幅。宋应星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准确的描述。书中真实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智慧,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被后世称为“百科全书之祖”。
9.《苏东坡词集》 苏轼
苏东坡,历史上罕见的诗、词、文、书、画型奇才,亦是豁达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大家居士。
他以天下为己任,潇洒傲然,文才无匹。在经历了人生苦难世道沧桑后,在顺境与逆境的转换、入世与出世的变更中,他始终不因贬谪而消沉感伤,举杯笑对平湖秋月,看花开花落,不嗔不怨,吟啸徐行。他以的天才、开阔的胸襟和广博的学识,创作了大量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作品,令历代文人学子为之赞叹倾倒。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里就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的确,在我国词史上,苏轼是位开宗立派的人物。他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其所作的词内容广阔,气魄宏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形成的风格乃至派别,为后人树立了难以攀附的标尺,为词的发展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是宋词的革新,持续而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中国词学史。
10.《红楼梦》 曹雪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为传承经典,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本书以庚辰本和程乙本为参考,以忠于原著的人物、情节和语言风格为标准,用现代白话文的方式,重新编译、整理而成。本书正文前配有拉页,为读者展现独具特色的人物关系表,让读者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整体脉络。此外,本书加插了经典古代线描版画,让读者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小说的内容。
11.《三国演义》 罗贯中
本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全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12.《水浒传》 施耐庵
《水浒传》,又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在梁山泊聚众起义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梁山英雄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它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13.《西游记》 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故事。《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14.《呐喊》 鲁迅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本书经资深鲁迅专家陈漱渝精校和点评的,高度忠实于原文,点评基于学理而又通俗易懂,有助于更多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15.《骆驼祥子》 老舍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代表作,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一本关于人生的启示录。小说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人物性格鲜明,细节生动,再加之语言讽刺幽默,诙谐轻松,是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学瑰宝。
16.《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
中国著名作家丁玲代表作和成名作;代表了丁玲的主要艺术成就。深刻展现中国现代女性知识青年复杂的内心世界。
17.《呼兰河传》 萧红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盈着童谣风格的自传体回忆式长篇小说。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追忆了旧时光中的人与事,以成熟的艺术化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呼兰河小城的原生态图景。多姿多彩的风土民俗、刻板单调的底层生活、善良麻木的民众形象跃然纸上。作家果敢地揭开了恬静小城的面纱,深刻批判了旧传统意识对人的束缚与戕害,渗透着人性的悲悯,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小说叙事风格细腻而深沉,语言从容平实又凄婉感伤,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散文风格。
18.《子夜》 茅盾
《子夜》创作于1931至1932年间,展开的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奋斗、发达、失败的悲剧。这位曾经游历欧美、精明强干并具有丰富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工业巨子,有一个发展实业、建立强大工业王国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雄心勃勃地拼搏,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但是,在公债交易市场上,他受到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打压;双桥镇的农民暴动,又摧毁了他在家乡经营的产业;他苦心经营的丝厂工潮迭起,处心积虑组建起来的益中公司又因为产品滞销而成为箍在身上的“湿布衫”。三条战线,条条不顺利,“到处全是地雷”。最后终因在公债市场上和赵伯韬的角逐失败而破产。吴荪甫与妻子在子夜的钟声里坐上轮船,去庐山避暑。他凝望着漆黑的长空,回顾和思索着自己的命运。
小说以吴荪甫、赵伯韬的矛盾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围绕着这条主线,把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纷纭复杂的矛盾和形形色色、多姿多态的人物,编织进一幅广阔、鲜明而又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图画,结构谨严而宏大,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历史小说写作。它还被译成多种外文,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日本著名文学研究者筱田一世认为《子夜》是一部可以与《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杰作。
19.《女神》 郭沫若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全面显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新诗集。《女神》充满了对社会黑暗势力的深恶痛绝,表达了诗人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英雄气概。诗人不仅猛力抨击旧世界旧事物,而且对自己的“旧我”的批判也毫不留情,而且《女神》还洋溢着创造精神和更新意识。
20.《边城》 沈从文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来都显得相当理想化,颇有几分“君子田”的气象。当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隐伏着社会矛盾的影子。作者亦不曾讳言他的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21.《围城》 钱钟书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22.《雷雨》 曹禺
生命始于夏,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到1933年完成,次年发表。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它是曹禺的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23.《家•春•秋》 巴金
文学大师巴金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著。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春》、《秋》,半个世纪以来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誉满天下。作品通过金陵城高公馆一家的盛衰,使读者看到了旧中国的没落与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庭旧礼教的残酷,描写了在黑暗势力压迫下的年轻人的不同命运:有的苦闷、彷徨,有的作了牺牲品,有的奋起反抗去追求光明。
24.《背影》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背影》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最精华的散文选集,收录了其包括借景抒情、亲友情谊、国外游记等题材在内的最主要的作品,包括《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其中的《背影》,讲述作者父亲送他离开南京的情形,父子之情深刻细腻,真挚感动。朱自清的散文清新隽永,结构松散闲适,语言清丽洗练,朴素中寄寓着真挚深沉的情感,颇具动人心弦的感染力,如山泉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灵。翻开书页,与先生共同徜徉在荷塘边,流连于秦淮畔,品味字句的韵味,与“美”结伴而行。
25《蛙》 莫言
本书为莫言于2002年动笔,又于2007年重起炉灶,完成于200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主要以在高密东北乡从事了一生妇科医生的“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新中国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蛙》有一个重要的意义,这个重要的意义是面对自我,是面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挖掘,是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
本书获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第八届)。
26.《英雄时代》 柳建伟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五个一工程奖”获奖者作品;以人物关系的利益与情感来编织故事,用极其冷硬的幽默,尽写了生存的悖论。
27《人世间》 梁晓声
《人世间》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全书一百一十五万字,历经数年创作完成。作品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作者感同身受,满怀深情,立足底层,直指人心,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长篇小说佳作,更是梁晓声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的高峰。
小说系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图书。
28.《这边风景》 王蒙
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爱共处,带有历史沉重的分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矛盾冲突集中,独具新疆风情,情节精彩,语言机智幽默。
该小说独具匠心,在每个章节后设计“小说人语”,用79岁的王蒙今时今日的角度去适时点评和阐述39岁王蒙当时的创作和思考,形成“79岁王蒙与39岁王蒙的对话”,为这部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添加了现代感和时代感。
29.《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绅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30.《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从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3月中旬,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连载。采访实录在《学习时报》一经刊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学习热潮,大家被习近平总书记七年艰苦的知青岁月所表现出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一以贯之的忠诚热爱,富民强国的抱负和担当,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宽厚敦实的优良品质深深感动,通过报刊、网络、微信等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习总书记的拥戴之情,很多读者建议把采访实录结集出版,方便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为了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回应广大读者的热切期盼,我们把19篇访谈稿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重新进行编改,正式出版图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选用了76幅珍贵图片,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31.《爱国不忘读书 读书不忘爱国》 蔡元培
1916年的冬天,蔡元培踏着风雪走进北京大学,把“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的思想镌刻进中国教育史,更把心系国家、教育救国的理念写进历史。《蔡元培: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将蔡元培关于教育、关于爱国的“说”,与诸如梁漱溟、顾颉刚对他人生经历的“忆”相结合,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蔡元培的教育宏业,又从日常点滴中展现他的不凡人生。
32.《海国图志》 魏源
《海国图志》作者魏源,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33.《重中之重》 王成刚
本书主要讲述了工程机械行业在智造转型的大潮下,国有上市公司麓山重工直面困境、坚守主业,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勇于与世界行业巨头“争峰”,最终实现创新智造、脱胎换骨的故事,是反映新时代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历程、展示当代中国工人崭新面貌的精品力作。根据本书改编的当代重工题材电视剧《麓山之歌》,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指导,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总工会联合出品,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支持,金色光芒文化有限公司承制,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金色光芒文化有限公司出品。
34《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节目组
《大国工匠》是央视推出的新闻纪录片,是一部有深刻社会影响力的作品。本书以“大国工匠”纪录片的文字脚本为基础精选了12位大国工匠进行了二次创作,对主体文章进行重新编写,并加入了人物小传、题记和记者手记,更为立体地展现了大国工匠的风采和拍摄背后的故事。
35.《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36《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上下)》是1961年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决定,委托翦伯赞教授组织编写,作为高校文科中国通史教材之用的。在写作、讨论过程中,翦伯赞教授经常就体例、理论运用和史料鉴别等问题与编写组同志们反复商讨。他再三强调,一定要坚持从历史出发,用历史事实说明问题,把论述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定稿时,他还字斟句酌地进行推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主编的认真负责精神和对历史科学的严肃态度。
37《袁隆平传》 姚昆仑
《袁隆平传》以极富情感的笔调,充沛的第一手资料,生动记录了袁隆平这一路走来的人生之旅。其艰辛,其曲折,其求索,其百折不挠,其志趣,其情调,其普通人生活中的最能打动人的点点滴滴……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真切的、可敬可亲的、可感可触的袁隆平。读《袁隆平传》,不仅让你感受到科学的力量,更感觉到人格的力量。
袁隆平,一个为了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而付出了巨大辛劳,取得了巨大成果的中国科学家。
在世界杂交水稻领域,由他所研发成功的杂交水稻技术三十多年来一直居领先地位,若将这一技术推广至全球的水稻种植,每年可多养活十亿人口;在中国亿万农民的心中,他被人们视为丰足生活的依傍,当年朴实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
38.《平凡的世界》 路遥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长篇代表作,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得到各界名家的一致推荐。
《平凡的世界》是一段平凡却热血、温暖又动人的成长故事,小说以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为主角,讲述他们在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却依然无畏前行的人生历程。《平凡的世界》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走过的平凡却不平庸的道路,细腻书写亲情、爱情和友情,饱含真善美和昂扬向上的力量,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充满共鸣,更给人以激励。《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跨时代的经典,在反映时代的同时超越时代,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39.《活着》 余华
《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4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40.《白鹿原》 陈忠实
本书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一部渭河平原的雄奇史诗,一幅中国农村的斑斓画卷。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奇异的命运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