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研究
Higher Vocational Researc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职研究 >> 正文

《职业教育信息汇编》2021年第04辑总第147辑

日期:2021年04月25日   作者:科技处    来源:科技处       编辑:科技处       浏览:


◆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内涵与路径探析

多学科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1 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内涵与路径探析

【作者】谭起兵

【出处】《河北职业教育》2020年第2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与展示窗口,特色专业群通常依国家和区域重点或特色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特点而生,通过动态调整群内专业结构、解构与重构课程体系、更新与创新教学资源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嬗变。特色专业群往往凝聚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服务面向,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速率不断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产品不断迭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顶尖企业对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特色专业群的重要属性是聚焦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因此,精准地分析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探索和实践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路径和方法,才能够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特色专业群建设是国家使命和高职担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总体要求中首次提出五对接,并将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摆在了突出位置;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内涵是要突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显然,高等职业院校突出办学特色的着力点在于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而产教融合则是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具体目标指明: 2022 年,建设 150个左右的专业群。文件将专业群的重要属性表征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同时在“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中要求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必须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相对接。专业设置:专业群建设之基,通过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和调整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能够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保持先进性和方向性;课程内容:专业群建设之本,《方案》要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专业群建设之魂,《方案》要求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在改革发展任务中重点提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进一步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强调和重视产教融合:要求专业群建设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下,明确了特色专业群的建设范式和预期目标,以期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互融、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共享、教学团队和教学模式协作创新、教材教法融合创新、保障机制多方协同。无疑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将特色专业群建设作为立校之基、强校之本是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二、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与产业集群发展诉求

(一)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

1.特色专业群内涵释义。特色专业群是以特色专业为核心,以支撑专业和关联专业为辅助的若干专业的集合体。特色专业群定位必须以国家和区域支柱或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群内专业具有教学模式包容性强、教学资源共享度高、师资团队互补性强、评价体系通用性好、学生就业相关度高的特点。

2.产业集群内涵释义。蕴含内外动力因素的产教融合是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加剧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产业关联性紧密的企业在多维度空间积聚形成新型产业空间组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通常是指地缘相近、生产某类产品( 包括中间产品)的相关企业组群。作为外源动力主体,产业集群一般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特色专业群内专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建设机制。其重要属性表征为。

1)特色专业群与支柱产业(链)的对应性高。特色专业群建设的使命是为了满足国家和区域支柱产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诉求,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着力点就是厘清和实现五对应,即: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对应;人才培养模式与技能培训模式对应;专业组群与职业岗位群对应;专业动态调整与产业升级方向对应;课程体系与职业胜任能力对应。五对应是促进特色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耦合剂,也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在满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战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同时,也能凸显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群优势,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特色专业群满足产业集群的人才诉求。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清晰,与重点或支柱产业链形成映射关系,其价值追求在于充分满足产业集群的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岗位群人才需求。首先,它能有效地整合群内教学资源、师资团队、实践条件、管理模式、国际合作等职业教育载体,通过解构、重组、质变实现专业群内资源的多维度横向融合和纵向贯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专业规模发展与教学资源供应紧张的内部矛盾;其次,通过专业(群)与岗位(群)的精准匹配,实现了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胜任标准的有机统一;最后,在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高度融合背景下,通过双元制、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等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模式和工作模式有效转换和衔接,能有效破解产学合作难以深入、就业质量难以提高的瓶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原则

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效度代表产教融合的深度。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构建、标准对接等方面通常是浅层次的“物理作用”,是将资源简单地组合,提升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能力,为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专业群和产业集群两个组元需要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前提下发生“化学反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资源细分。企业是通过商业模式整合资源,而高职院校是通过专业群整合资源。专业群和商业模式的匹配度是衡量校企合作意愿程度、时间长度、空间深度和资源效度的关键指标,所以,在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有效对接的背景下,资源细分、整合资源、实现共享是关键所在。一方面,企业可以依据商业模式进行顶层设计,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将高职院校的专业及其资源进行细分和归纳,并考虑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发展商业模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依据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资源、技术资源等进行细化和分类,通过分析和转化来为特色专业群服务。在基于“共享经济”的校企合作平台上,将特色专业群的每个专业和产业集群中的每个企业作为“资源颗粒”,通过平台整合与互通,实现“颗粒资源”重组和业务模式创新。

2. 跨界重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标准、教学设计方案、仿真虚拟实践等教学资源,企业在专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形成了定制化的培训方案、培训大纲、培训标准、关键技术、真实生产设备等培训资源。通过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对接,将教学资源与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共用,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拓展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资源范畴和能力边界。

3.融合创新。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跨界融合。这种跨界融合表现在:一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在发展愿景、战略规划、教育模式和资源共享四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二是基于校企合作机理研究和方法学的共享共赢新模式;三是校企打破双方边界、回归价值统一的具体实现。

(三)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逻辑关系:材料学视角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可催化共融、相生相长,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体通常定义为人们或者若干个国家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或集体组织,这里特指高职院和企业在共同条件下组织的集体,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从材料学视角,这种互利互惠的集体组织(校企共同体)就是一种新型固溶体,材料学领域中固溶体是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类型的合金。人们通常采用科学的设计和大量实验将适合的溶质按照一定配比在特定条件下加入到溶剂中,从而使合金(新金属)的宏观力学性能提高,这一现象也称为“固溶强化”。显然通过科学合理的外部条件,采用正确的溶质与溶剂的组合可以提升整体性能,反之亦然。

在教育学领域中,特色专业群即为溶质,产业集群即为溶剂,合金便是特色专业与产业集群在特定条件下的深度融合形成的校企共同体。要使得“固溶强化”效应持久和显著,必须满足材料的结构设计原理,即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逻辑关系。首先,特色专业群的组群逻辑科学合理。具有相似性、亲和力较强的专业之间通过化学键(人才链、创新链)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空间架构——专业群,专业群本身的性能是否稳定要看群内单一专业之间服务面向是否相近(相似性),专业之间渗透性和融合度是否较高(亲和力);其次,特定条件设置要得当。这里的特定条件通常是指产教合作的体制机制,只有在规范合理的制度体系和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下,才能作为正向催化剂促进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四)产教融合深度决定了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效度

产教融合强调了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与融合,两个主体是教育和产业两种不同发展范式的融合,它包括了价值观、规律和模式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首先,企业“利润创造”与学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两种价值观的融合。企业是以“利润创造”“价值创造”为价值取向,而学校是以“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为价值追求。特色专业群在服务产业集团时,应当接纳企业“利润创造”的价值主张,企业同时也必须接纳和认同学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通过校企双方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主动融合,促进企业和学校“心往一处想”;其次,企业“职业规律”和学校“教育规律”两种规律的融合,以重点和支柱大型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通常建有企业大学,这类企业将职业发展规律总结为“岗位能力体系”“岗位胜任度体系”等;学校往往把教育规律归纳为“成长能力体系”“核心素养体系”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两种规律,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使得校企双方“刀往一处使”;最后,企业“商业模式”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的融合,“商业模式”是企业运营和核心,产业集团可以有效整合优势企业,将商业模式还原为技术和业务,同时特色专业群可以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专业群的汇集效应,将人才培养模式还原为课程和实践,通过顶层设计把技术、业务与课程、实践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得技术与课程、业务与实践融会贯通,保障校企双方强调“脚往一处走”。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两种不同类别的组织相互融合是自上而下的,首先由思想和价值取向开始,进而过渡到规律和模式,“三个融合”促成校企两个主元形成了平等独立的资源组合生态组织。

三、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的使命在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因此,探索和实践特色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有效措施,与企业协同发展,才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在“五业联动”的模式上,提出“三层治理、八链对应”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在“教学研用”的融合提供了方法与载体。

(一)“三层治理”为产教合作机制的融合赋能

三层是指专业群建设与管理体制实行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三层领导和负责制。校企合作理事会由学校、企业领导共同担任理事职务,它能够有效地促进校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实践教学基地配置、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高度整合与调配,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校企合作理事会主要职责在于重点研究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经费和人员管理、监督与评价、风险管理与防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机制,并制定相关的制度体系,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作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理事会可以更好地为学校提供产业集群亟需专业人才分析,及时为学校反馈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地为特色专业群建设进行部署和指导;同时,高效整合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培训需求、科技研发需求等,缩短了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的响应时间,有效制约了拖曳效应

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若干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其整体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可由学校教学主管领导担任,主要的成员包括学校二级院系、企业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各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严格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分解和再造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引擎,带动其它专业群协同发展,提升服务企业的能效;每个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下设若干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视专业群内专业数量而定),单一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主要由学校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企业工匠组成,它作为三层治理结构的最小单元,肩负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师资建设、教材改革等核心要素的督促与建设工作。

在组织机构内部,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推动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三个级纵向贯通、横向互补,各个要素的互相配合下促进了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融合度,最终通过相互约束、相互调配、相互作用实现了预定目标。

(二)“八链对应”促进双主体育人模式融合与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也为打通特色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壁垒提供了教育范式。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高度对接可以表征为:基本技术技能与岗位通用技能对应、核心技能与岗位高端技术技能对应、专用技能与岗位技术标准对应。基于校企双方利益共同体的角度,双方在专业与产业、教学模式与培训模式、课程体系与岗位胜任能力、课程改革与技术革新、实践条件与生产环境、双师队伍与技术工匠、科研双创与研发创新、国际合作与国际拓展八链双向紧密对应,如同八对链条将学校和企业紧紧链成“利益共同体”。“八链对应”是特色专业集群有效服务产业集群的核心策略,通过诸多途径成功对应能有效实现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对接和整合,大幅拓展校企双方的资源范畴和能力边界,有利于实现“1+1>2”的共赢目标。

1.构建专业动态预警机制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对应。专业与产业对应符合杨·莫里森提出的第二曲线理论。在产业层面,第一曲线描述了企业在所熟悉的环境中开展传统业务所经历的企业生命周期;当企业面对未来新技术、新消费者、新市场时,促使自身进行一场彻底的、不可逆转的变革,而展开的一次全新的企业生命周期则为第二曲线。在专业层面,第一曲线透析了传统专业建设沿用在所属环境中按照传统教育规律完成人才培养生命周期;产业集群的演变与嬗递,迫使特色专业群面对未来社会、市场、消费者和企业,必须在专业定位与调整、服务面向、逻辑组群等方面进行科学变革,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的生命周期趋于第二曲线。

专业群精准定位和服务产业是校企合作的内核,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超前布局”,这也是特色专业群的设置和建设理念。通常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经济或产业规划可作为特色专业群设置的纲领性文件,为了避免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真空期,提前布局与预期重点产业对接的专业群尤为重要。这需要加强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力度,构建国---校四级专业监测与预警机制,其中国家层面可以通过教育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简称数据平台)来分析和判断专业的过剩、合宜与紧缺,与国家规划或发改委相关政府机构分析和发布未来紧缺产业即匹配专业目录;省级教育厅和市级教育管理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国家的文件和方针政策进行剖析、分解和转化,形成实施指导方案;在政府主导的纵向引导下,产业链映射为专业集群,保证了院校专业设置和定位与产业链衔接的紧密性和协调性。

2.教学模式链与培训模式链对应有助于积极响应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培训模式往往以职业培训为主,它是围绕所从事的职业开展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培训或教育,教育模式较为单一。高职院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载体丰富、层次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框架基础上,通过校、政、企三方携手,出台有效的准入和激励政策,可破解原有的合作机制不畅的难题,将进一步深化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双元制的改革,提升教学模式改革的时效性;同时,企业培训资源渗透于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

3.课程体系链与岗位胜任能力链对应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胜任能力是检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企业岗位任职的通行证。课程体系与岗位胜任能力形成映射关系,其架构和标准诠释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岗位胜任能力由创新力、执行力、学习力、决策力、影响力、大局观、系统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核心要素组成,每个核心要素依据岗位的职责和特殊性分解为若干能力指标,每个能力指标需要由对应的课程落实,这就形成了能力指标体系与课程体系之间的网络矩阵(可称为课程矩阵),两者的关系可以是一对多或者是多对一的关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可采取横向互补、纵向贯通的原则。横向互补是在同一层次中的课程模块化、项目化,其培养目标确保覆盖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在内容上衔接互补。纵向贯通是在不同层次课程间搭建“立交桥”,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毕业环节之间的关系,在内容设计和系统逻辑上确保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相融合。

4. 课程链与技术链对应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具体实施载体。企业先进技术必须与学校课程形成映射关系。实现这一对应的前提在于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课程内容与应用技术、课程考核与技术达标相对应。因此,课程设计重点考虑企业技术的沿革与进步,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产品同步。

5.实践条件与生产环境对应有效助力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企业生产环境直接决定了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的应用。以生产环境为标准,力求实践条件与生产环境互为镜像关系。其建设路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建设真实实践基地,通过真实商业或业务模式构建实践教学项目;二是把高危、难以实现的生产环境通过智能仿真技术转化为虚拟实践基地,将真技术、真工艺、真工况等植入数据库或云平台,通过真实商业或业务模式构建实践教学项目,实现由虚拟项目向真实项目过渡。两种建设路径的实质都是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确保学生的技能操作、工况处理、应急处理等与企业岗位同步。

6.双师队伍与技术工匠对应是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然。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具有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企业的技术工匠则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两者之间建立信息化的师资共享平台和教师发展中心(基地),通过企业工匠与学校双师型教师双向切磋和流动、岗位互评互用,能有效地产生正向化学反应,促进知识、技能、经验相生相长,是打造和淬炼创新型教学团队的重要举措。

7.科研双创链与研发创新链对应是生机与活力。科研和双创是特色专业群的品牌重要标志之一,同样,研发是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中,企业首先通过市场调研明确项目,并开展一系列技术论证,紧接着针对关键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设计,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制定科学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研发到产品的过程。要实现高职院校的科研双创紧跟企业研发创新,可以通过校企开放式创新平台实现,学校及时引入企业研发项目,并分解为若干课题,通过专业师资与企业研发团队共同参与技术论证和项目设计;将企业研发课题转化为学校科研项目或创业项目,在课题和项目的驱动下,与学生形成创新团队,通过创新论证、项目设计和创业运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创新融合。

8.国际合作链与国际拓展链对应增强和扩大影响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即向世界输出中国产品、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这是产业集群国际拓展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和国家的号召,以特色专业群的重点专业为标杆和示范,通过建设鲁班工坊”“产业学院为载体,制定和输出国际化专业标准、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配合走出去的支柱企业培养定制化的国际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国际化赋能。


2 多学科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李薪茹,茹

【出处】《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年第1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对探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路径、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价值。基于已有文献分析可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始于近十年,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过一系列政策推进和改革,2014 年以后该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且该领域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该领域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和趋势研究。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因协同发展理论的多维运用而呈现出交叉学科的研究本质。综观已有研究,分别从协同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系统科学的多学科视角审视二者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力图探寻二者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特点,分析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趋势。

一、协同学研究视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理论的支撑与深化

“协同发展”的概念始于协同学领域,是指两个或是两个以上不同资源或系统,为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而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从协同学理论出发,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协同发展是指职业教育与产业两个社会单元通过各要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及有效匹配,促进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协同学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逻辑起点的探究。唐智彬,石伟平(2015)认为,二者协同发展的逻辑起点在于观念认同、认知共识和共同价值目标。指出职业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在不同知识体系下按照社会分工模式和生产能力分工,进行知识内容的信息交换与沟通,在理清系统序参量本质联系、差异和互补协同的价值取向基础上,构建二者协同机制,并在动态协同过程中实现协同意愿,形成共同利益基础。其二,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内涵的探究。在职业教育转型与产业结构改革中二者协同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更新,呈现出不同组织系统和组织要素之间形成一种互塑、共存状态和相互协作实现共同目标、双向双赢的两个特点。侯兴蜀(2016)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战略中协同性内涵表现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共进、横向和纵向决策协同、地区分工与共享协同以及地理空间上的协同,最终达到和谐共赢局面。其三,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关系的探究。朱德全,徐小容(2014)指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种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立体式联动路径,其整体系统呈现出“环形逻辑”,将二者整体系统进行剖析,各要素相互作用则呈现“主体间性逻辑”和“层次耦合逻辑”。

协同学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从协同学理论出发,主要探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问题,比如,逻辑起点、内涵和协同发展关系等。其研究主题和内容,为适应和契合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职业教育结构的需求,关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调整,呈现出从单一主体合作走向多元主体合作,从技能型人才需求到创新型人才需求,从单一专注技能培养到关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转变。

二、产业经济学研究视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目标的融合与渗透

产业经济学关于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主要植根于产业发展特点分析和区域经济的比较视角,通过运用调研法、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基于理论基础、立足区域产业特色与典型案例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动态协同效应间的共同发展目标。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与职业院校———实际调研与职业院校内外部有效衔接

从区域经济视域探讨二者关系是已有研究的重点。以某省份或某市为研究对象,从职业

教育与产业发展实际现状出发,结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从理论出发、立足现实需求,选取典型案例实地调研,以实现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为职业教育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例如,高耀明(2010)亲身调研、走访、采集嘉兴市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真实数据和原始资料,在对原始数据整理和分析基础上,揭示了职业教育发展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而呈现出量的扩张至结构的突变性规律。 杨舒媚(2016)以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探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案例,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产业特色、职业教育特色分析劳动力就业市场与求职的相关程度,并提出,在政策主导下应保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创建四维核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四元利益相关者协同为产业发展服务。陈建华、姚燕芬(2015)从内部和外部协调中等职业教育与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指出应在内部确保中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密切加强区域产业与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在外部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政策上加大中等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产业群与专业群———产业价值链的更新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重组

产业群是在特定区域内、特定产业中,众多产业以及相关机构因共性和互补性而聚集在一起。专业群是各专业依据产业群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结构而设置形成一类专业集群,在相同或是相近的工作范畴和教学实际中反应相同的教学目标。产业群与专业群协同目标是实现产业群岗位需求与专业群人才供给的相对平衡。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布局依据产业群链条的组成和发展需求为依据,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职业教育和产业提供与实际相合的发展途径和方法。专业群的设置源于职业教育自身生存发展、自身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效规避资源重复开发以及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内部驱动力,而产业群协同机理的构建是设置专业群重点考量的问题。高宏梅等(2012)从产业集群(群)理论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等相关理论出发,指出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着重对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进行阐述,剖析国内产业集群发达地区专业集群建设的典型案例,对影响专业集群建设的诸要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区域统筹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策略。

(三)产教协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职业教育层次的提升

产教协同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动的一种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是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在产教协同育人问题上,研究者有着共同的问题意识,提出在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中,主动吸引外部支持和提升自身内涵建设,提升人才质量与特色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有效协同,创建多层次的职教集团加深入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内部制定国家政策调控、鼓励校企合作与从外部成立行业产教协同发展联盟、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是推动产教协同发展的基础保障。在现实审视中,产教协同体现在面向《中国制造 2025》的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改革发展战略中,依据地区战略发展需要进行升级置换与重组,以形成更具合理化、融合化和高度化的能满足职业教育与产业长远发展需要的替代与更新理念。例如,程宇,岳金凤(2016)指出,在实现《中国制造 2025》宏伟战略目标过程中,加强产教融合、产教对接、产教协同发展是适应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方向转变的重要举措。周静等(2018)以云南产教协同发展中的现存问题为案例,结合当前产教协同助推产业发展现实,提出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契合度,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重点产业发展整体规划中,搭建产教协同发展联动机制和交流平台,加速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

综上可知,产业经济学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首先以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为出发点,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产业发展特点设置和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专业结构,明确和聚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能力结构。其次,探讨了产业群与专业群特色发展模式。专业群的设置体现了产业群效益的最大化,利用通用的共享资源和平台,有效规避了资源重复开发,有效降低了实训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的难度。最后,探讨了新产业、新技术赋予教协同新的时代诉求和使命,呈现出从探讨校企合作的依赖关系上升到解决校企合作共同意愿、共享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问题的变化趋势,并由此发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长期、持续的共同参与。

三、社会学研究视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内部组织系统的互动与共生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不仅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学问题。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活动、组织、现象、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学有着庞大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形成若干个社会学分支领域。社会学在教育学领域的应用,是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系统,研究它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分析教育的社会过程,所涉及的研究过程和研究层面呈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且各系统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相互影响的功能。职业教育与产业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呈现一种互动互应、互塑共生的状态,各系统内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技能人才培养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内部组织要素和子系统有序协同于一个社会系统中,形成共存和共生关系促进各组织共同发展和共同进化,满足组织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例如,高树仁,董新伟(2014)基于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从结构协同、功能协同与制度协同方面对二者协同内涵进行重新审视。他们指出,职业教育中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有序与产业系统中人才需求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合理变换和适应形成协同统一的高级结构,而职业教育系统中人力资源价值、学术价值和技术价值与产业系统的市场价值达到利益的契合,并依赖政策媒介建立职业教育知识流与产业需求流相互融通的渠道。张磊,闫广芬(2017)基于帕森斯 AGIL 社会系统分析范式构建了“双 AGIL 子系统分析范式,提出职业教育与智能制造子系统协同发展“四路径”。一是“适应”路径。由学科导向引向产业引导,进一步密切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在更新产业标准和知识基础上,构建与生产实践密切接近的教学场所。二是“目标达成”路径。职业教育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规划是人才产出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迁结构的动态契合。三是“整合”路径。构建产权构成、教学场地、人才结构和教学内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同发展的整合系统。四是“潜在模式维持”路径。情景式教学、就业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等先进理念应贯穿于职业教育整个发展中。

社会学视域下相关主题研究集中在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组成要素的互动和内在规律的探索。从社会系统的组成逻辑到互动逻辑,由点到面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现实层面对政府、企业、行业、职业院校多方优势资源协同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职业教育与产业组成要素的研究思路上升到适配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研究问题角度延伸到职业教育学历和资格层次“立交桥”机制的构建中,以挖掘社会、产业及职业教育巨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四、系统科学研究视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规律的多元逻辑与跨界思辨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系统科学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集合了多元逻辑混合思维、创新性逻辑思维研究,以职业教育与产业领域的各元素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组织系统结构、功能结构的研究,探索各复杂元素的演化规律和发展共性,以期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提供系统科学的应用理论依据。例如,郭志立(2017)从哲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的综合性视角出发,旨在厘清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多元联动逻辑。他指出,应在创新理念引领和实践支撑机制体制协同理念下发展认可度较高的现代职业教育,并进一步强化税收、财务、校企合作等相关政策的引导,发挥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作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双主体育人模式和打通学历上升通道,最终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输送与需求能力相契合的高端人才。另外,王忠昌(2017)从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跨界属性出发,运用四种逻辑方法阐述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系。他提出,在认识论上深刻理解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辩证方法论上把握好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在实践方法论上重视人才培养,是为经济产业服务的宗旨以及在哲学方法论上正确认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契合点。

系统科学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呈现的是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既有跨学科思维视角的内部联动逻辑分析,又有深厚理论基础的逻辑方法论的思辨。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中,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提升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协同发展为培养目标,提出发挥多元力量共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措施,并阐发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及策略。

五、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趋势

(一)研究述评

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集合了协同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系统科学的多学科理论框架,虽然,各学科之间有独立的学科内部运行机理特征和差异,但各学科之间不是孤立、对立和互相隔绝的,事实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呈现出融合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从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其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研究广度涉及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群和产业群建设、校企合作以及职业教育经济功能最大化等方面。既有基于现实的调查研究,又有思辨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有助于拓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研究的理论思维方式。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研究取向:重视多学科研究视域和研究思路的借鉴和融合

最近几年,随着《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相关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和开放多元,促进了学术界对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多学科研究视域为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路线,不仅能够更加科学、多维、深度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问题研究框架的构建,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兼顾了职业教育学科特殊经济功能的发挥,体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系统中各要素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关联和适应,更好地促进了组织间协同效应的交互运作。

2.研究选题:契合产业改革转型现实,满足经济发展诉求

近几年,从研究选题来看,随着国家系列产业与职业教育相关改革政策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呈现出以职业教育改革和产业转型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主的特点。例如,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育人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育人定位与产业改革、经济转型的动态关联态势;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话,职业教育对产业升级的应对,以及面向《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具的产业现实发展问题,研究立足实际、紧跟时政热点,为产业转型发展服务是其长期研究的宗旨,并以培养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劳动者为目标。

3.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的成熟运用与拓展

跨学科研究不仅是一种自然延伸,而且是将不同的学科理论基础维度置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框架下的多维分析。从二者协同问题研究方法来看,经历了从最初比较传统的思辨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到跨学科研究的初步摸索,打破了教育学单一学科研究的壁垒。在研究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借鉴,以及研究方法上的互补。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渗透和交叉融合,为职业教育功能和职业教育本质的探讨发挥了更大的功用。如今,随着职业教育与现实改革发展的需要,现实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越来越强,跨学科研究从最初的摸索也转变到跨学科研究的成熟运用与改造,尤其是跨学科研究中采用的案例研究和田野调查对职业教育学科中注重宏观研究和数据统计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二)未来研究趋势

目前,已有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经验及研究成果,但为进一步强化和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研究的理论突破和现实价值,未来在以下三个方面还需继续加深研究。

1.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已有研究中,二者协同问题的研究虽以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研究为主,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却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根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缺乏有解释力和包容力的分析框架,理论预设方面显得比较薄弱。与缺乏理论共识(尤其是二者协同发展理论的共识)、缺乏理论实践和理论指导不无深刻关系。直接表现为已发表的较高级别的期刊较少。究其原因,由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长期性、周期性、潜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和本质决定了长期跟踪研究结论的重要性,但在研究中并未看到关于长期实践和跟踪调研的研究,也就难以推演和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的规律性研究结论。

2.拓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各要素之间的系统性研究

其一,在已有研究中,虽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成果仅立足于从职业教育或者产业发展的单一视角出发研究问题,缺乏就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结构协同发展的系统性研究,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更不多见。其二,已有研究基本侧重定性分析。缺少从量化视角系统研究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各要素之间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研究,缺少各要素间是否呈现因果关系的研究,各要素相互影响程度的研究也不多见,这使得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难以在动态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各组织要素间协同发展的系统性研究,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的一个趋势。

3.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方法论创新体系

近几年,众多研究者从职业教育内部研究方法出发,进行跨界思维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为拓展职业教育研究方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但在借鉴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不可否定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重要性,但应理性选择和运用跨学科方法。每一门学科都具有显著的特点,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因此应从职业教育学基本原理、结构、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切不可忽视学科特有属性和基本逻辑起点。跨学科方法使用过程中应具有对跨学科思维精准的把握和使用,突破跨学科原有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藩篱,把握好借鉴、融合、吸收、拓展与延续的尺度,形成实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法论创新体系。



返回列表页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地址:常德市人民路4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