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信息汇编》2020年第02辑,总第138辑
◆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
◆反思是课堂改进的阶梯
篇1 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
【作者】王映学,赵兴奎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
一、反思与教学反思
人类一直注重反思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日常概念,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人们通常将反思等同于“内省”,从这个意义上看,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描述、体会和感悟。儒家弟子往往以反省作为自我要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即强调通过反思来促进自我的发展。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自身行为观念的认识、内省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洛克较早探讨了反思现象,他认为反思是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这种反观自照中,心灵获得不同于感觉得来的观念的观念。可见,洛克在这里所谈的反思是把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斯宾诺莎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为“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就是对所得的认识结果进行再认识(反思),这种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便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当代反思问题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他们关于反思思维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近代杜威的研究。早在1933年,杜威在其出版的《我们如何思维》(第二版)一书中就对反思型思维做过这样的界定:“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的结果,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在杜威看来,序列和后果这两个术语是反思型思维的核心。思想在逻辑上是有序的,并且包含对决策后果的考虑才能称得上是反思的。
尽管反思概念由来已久,但人们对教学反思的关注却是始于舒恩的工作。研究人员关注教学反思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在20世纪80年代教师培训中所流行的基本是技术原理模式,对教学持过于技术化和过于简单化的观点:认为只要向教师传输一定的教学知识策略,就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但教师培训的实践告诉人们,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一些专家教师培训者开始意识到,教学是一种复杂活动,培训不仅要由外部向教师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通过教师对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来增进其对教学的理解,提高教学水平。
舒恩认为,反思是专业工作者在其工作过程中能够建构或重新建构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问题。目前国外有关反思的概念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和有伦理性的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任。
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监控、教学体验等方式,辩证地否定(即扬弃)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和创新性。实践性是指教师职业成长是通过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的;主体性是指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是通过教师主体认知加工而实现的,既有主体的认知因素的参与,也有非认知因素参与;创新性则是指教师通过不断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并进而超越自己而言的。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波斯纳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光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剖析和研究。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工作绩效提高的要求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
蒋老师做了将近40年的教学工作,可直到退休的时候仍然讲不好课,是学校出了名的不为学生欢迎的教师。而与其是同事且只有9年教龄的小章老师的情形是:章老师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的教学也不为学生所欢迎,甚至有一次去上课时被学生拒之门外。这件事对她刺激较大,但庆幸的是她能从这件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地反思,而不是简单地抱怨学生。章老师在其后自己的教学中主要做了这样一些事:听教师的课(不仅听专家型教师的课,也听新手教师或类似蒋老师的课);邀请同行听自己的课;阶段教学结束前向学生征询教学意见;每次教学结束后作教学反思记录。这样坚持做了5年,小章老师的课有了明显的长进。工作只有9年的她现在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是全校范围内师生一致认可的优秀教师之一。
类似的例子在教育教学中随处可见。有理由认为,教师在其有限的工作生涯中,随着时间的推延确实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但经验并不一定意味着成长。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记录、思考甚至怀疑自己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的反思用于自己教学的改进上,则教师获得了可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教学经验。所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包袱。
2.教师教育职业化倾向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一场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一反过去以技术型教师观和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提倡以研究为本或探究型教师的教育。这种运动的出现,一方面是对将教师仅仅看作是既定操作程序的执行者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对教师职业化倾向的诉求。毫不讳言,我国目前教师职业化的程度并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专业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是教师资格认证的专业水平不高。正是由于教师资格认证的专业水平不高,所以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专业程度自然不高。教师素质的专业程度不高,是说教师的职业素质构成难以将其从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程序性知识方面与其他行业的同学历从业人员区分开来。说教师资格认证的专业水平不高,是基于下面的理由:我国教师教育的内容主要由三块构成:专业学科知识、功能性知识(身体机能训练、职业道德和人格训练)、工具性知识或称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法知识、“三字一话”、外语、计算机等)。可以明显看出,目前我国教师素质构成有别于其他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素质的唯一分野在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分专业)以及“三字一话”的训练。而这些对教师职业来讲具有根本标志性的职业素质又是怎样获得的呢?笔者之一曾在高校从事过多年的教学工作,也从事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法等学科的教学,学生对这些课程学习的基本状况是“学无体验,学而无用”。标志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三字一话”训练的情形是:“三字”(即板书字、钢笔字和毛笔字)训练未能纳入学生的有效训练范围;“一话”(即普通话)的训练呈考试多,训练少;重修多,提高少;过关多,淘汰少。不论学生的“普通话”多么令人费解,可他们手中都执有普通话等级证,只是“二甲”或是“二乙”的区别。一句话,目前我国教师资格的认证水平较低,教师的职业化程度不高,所以,教师职业并非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职业不被人们看作专业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培养只集中在狭隘的教学行为上而不是放在如何缜密地、反思地思考他们在做些什么上。……如果教师培养更严格,如果教师在他们的学科领域更富专长,如果他们必须获得更高的学位,或者展示对课堂事件进行深思熟虑和反思型决策的能力的话,那么,教师的专业特性就一定会提高”。
3.教师培训理性化的要求
长期以来,不论教师的职前还是职后培训,培训者往往满足于向被培训者灌输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培训者的假定是:教师之所以不会讲课,不能有效地组织班级教学,是因为他们观念上的缺失。因此,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往往将知识的讲授放在首要位置,以为一旦教师掌握了这些有关教学和课堂教学组织的知识,受训者便自然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情境中。然而,教师培训的结果常常不是这样,于是培训者抱怨受训者学得过死,不能灵活应用,而受训者抱怨培训者不了解教学,特别是不了解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世界教育改革的大量实践以雄辩的事实证明:那种把教师只是作为别人思想的被动实施者的自上而下式的教育改革,是注定要失败的;教师应该在确定其教育工作的目的方面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教育改革必须置于教师掌握之中。”
奥斯特曼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一是“所倡导的理论”,这种知识教师容易注意到(如教师培训中的一般概念和原理),也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这种知识并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却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也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受到文化和习惯的影响。以上两类知识不是截然对立的,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可以转化为他们所应用的理论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然而,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够意识到这两种理论的不同,能够较为清晰地意识到“所倡导的理论”的概括性和普适性,因而不会机械照搬,而是考虑使用情境的适合性;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也能较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用理论的情境限制性,从教师教和学生学这样两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洞察和分析,找到两种理论架接的契合点。因此,“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桥梁”。
三、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
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切实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有关促进教师成长的讨论文献非常之多:张大均教授将教师成长的途径从观摩教学、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和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说;俞国良等人则将教师的反思训练列为录像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教学反思法。笔者吸收以上及其他一些研究者有关教学反思的研究,并结合我们在高校及中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启迪。
(一)日记反思
1理论依据:知觉理论
知觉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基本经验来自于感知觉,我们知觉外部信息所参与的感觉器官不同,其信息获得与保持的效果也有异。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知觉信息时,通过单通道视觉获得的信息占我们获得信息的60﹪多,视听觉的信息含量占80﹪多,而如果能让我们的多感觉通道(触动觉、味觉、嗅觉等)参与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来,则一定能取得更优的知觉效果。记反思日记可以充分调动多渠道的知觉方式,增加信息来源并提高信息感知的精度。
2.操作方法
通过写日记进行反思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普洛格伏就曾建议,日记的格式或段落可以包括: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他人的对话、深度的感触、隐语和期望等。日记反思应体现专题,也可以就自己刚刚结束的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反思。反思日记可以分为三栏:第一栏对教学中包含问题的教学事件进行详细、忠实地描述;第二栏谈谈你的看法和体验,提出问题;第三栏可以提出改进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但应将自己教学中的诸多感悟记下来,还要特别牢记日记中提到的专题性问题和改进建议,以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从学习者角度反思
1.理论依据:批判反思型教师理论
作为学习者,我们在儿童期、青春期和成人初期的学习经历,在教学生涯的初期塑造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并且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努力学习一些新的或困难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经历了解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新的或困难的东西时所面临的恐怖和焦虑。作为教师,我们做学生时的经历对教师更好地理解我们现在的学生有重要影响。例如,如果你求学时经常是被教师冷落的对象,那么等你做了教师,也许你会更好地注意这类问题,而不至于让你身上发生的不幸在你的学生那里再度发生。“有时最好的学习者会成为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糟糕透顶的教师。”因此,教师如果偶尔能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也许教师会更好地去理解学生。
2.操作方法
当今社会,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对知识的更新是一劳永逸的。教师们必须意识到,“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对教师而言,短期进修培训、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生学习等都是他们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在参加这些学习班的时候,学习者可以随身带上一个备忘录或笔记本,将自己在学习中从学生角度的感悟记录下来。建议记录的方式:
(1)简要记下学习发生的时间、场合、涉及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讲授或主持)人员;(2)记下积极的教学事件,并写下:为什么是积极的,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3)记下消极的教学事件,并写下:为什么是消极的,在你的教学中有过这样的教学行为吗,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4)对本次作为学习者积极与消极的感悟加以总结,可以和自己的同事交流,也可以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三)与同事和专家的交流中反思
1.理论依据:人际交往理论
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智慧助长问题。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作为教师,同事交往是其个人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作业务上的交往又构成同事交往的主要内容。同事交往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在于:同事是业务问题上的知音,只有同事之间才具有真正专业上的话语空间;同事是教师的监察者,他们最清楚也最了解我们的短长,也最了解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同事是朋友,不论合作程度怎样,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对你的成长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同事们可以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我们行动的影像,……当我们聆听他们讲述相同的经历时,就可以检查、重构和扩展我们自己的实践理论”
2.操作方法
通过同事进行教学反思,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主要是来自学校的支持;二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对话的氛围。有了这两个外在条件的支持,教学反思才有可能。
(1)与同事就教学中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问题)进行交流,并从各自教学的角度彼此提供有效的改善建议;(2)带着良好的建议进行教学,可以邀请(或学校组织)同事去听课,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程录像(条件许可的话);(3)进行教学对话,就反思教师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交流。如果反思者不在场(有时不仅对反思教师还是其他同事都是有益的),交流的结果经整理后送达反思者本人;(4)反思者将同事们的教学交流意见做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并作出书面的个人看法,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进行局部范围内的教学交流;(5)再次带着就自己实际教学的改良建议组织教学,与环节(2)相同;(6)看前后教学有无实质性进展,并进一步提出教学改善的建议。
(四)从学生征询意见中反思
1.理论依据:师生互动理论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学记》就曾明确写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讲的教学相长并不是指现在理解的师生彼此可以得到促进,而是指通过教学来学习,以教师之教促教师之学。因此,在教学这种互动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是师生互动的受益者。通过学生,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学生,教师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通过学生,教师会把教学当作一项研究来对待,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
2.操作方法
如果教师是真诚的(这是反思型教师的特征之一),则通过向学生征询意见这种师生互动的操作是比较简单的。
(1)最好确定向学生征询教学意见的主题,并设计为表格形式。当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不加限制地提出对自己的教学意见;(2)向学生明确解释自己向他们征询意见的动机,并告知学生应注意的规范,每位学生填写意见时可以匿名;(3)学生认真回忆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或与主题相关的方面)并逐条加以审思和记录,期间教师最好不要有干预行为;(4)教师将学生的教学意见加以整理分类。一般而言,学生的意见往往是真诚而中肯的,但就意见的性质来讲,可以分为三类:合情合理的、合情而不合理的(可以做到,但属无理)、合理而不合情的(超越实现的可能);(5)要对学生意见作出说明和解释。对于合情合理的教学意见,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言明要真诚接受,并告知学生可以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监督,即使暂时还难以改进的教学意见,也要作出真诚的说明。
教学反思的直接目的是要反思主体——— 教师学会教学,而其终极目标则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2 反思是课堂改进的阶梯
【作者】杨文军
【出处】《中国教师报》2017年5月17日
教育学者叶澜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坚持写3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我不敢奢望优秀,但是我认为,进行教学反思对个人的成长确实非常有效。
课改要不断进行理性反思、纠偏,在传承、创新中重新定位,课改走到今天,一定要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和难度。
于是,前段时间在讲课改示范课《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我提高了课堂目标难度,把文言文写景的方法及理解作者的情感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把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学习重点、难点。从整节课的教学反馈看,基本目标是达到了,但美中不足的是重点、难点的突破还不够到位。
上课之前,学生齐背课文《小石潭记》。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读书分享”,我随机抽取了一名学生,让他讲讲昨天读了什么书、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时间大约是两分钟。这个环节是我的教学常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读书的监督,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二个环节是“回顾旧知”,通过背一背、译一译、写一写,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更主要的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背诵和翻译采取主动回答的形式,一组一作答,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现场表达进行打分,以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组长往往会把表现机会让给组内的学困生,因为如果回答对了,将会给本组争得更多荣誉。但课后有听课教师反馈,我未能注意到个别学生背诵时存在的读音问题,以致没有及时更正。
在这个环节上,我和学生临时做了一个游戏。我给第一组布置任务时,或许是由于课堂上有听课教师,学生显得有些紧张,没有听懂我的要求。于是我让第二组试着作答,一看第二组也有点紧张,我立刻说:“同学们,聚焦到我这里,跟着我一起做——吸气,呼气,再吸气,再呼气,再面对面击掌3次。”通过这一游戏,孩子们才逐渐放松,慢慢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本环节,还有给重点字词注音和解释,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组长在课上批阅订正。我发现,有几个组长念自己的答案时,让同组组员跟着订正,这个做法很好,节省了许多时间。通过评课反馈,有教师建议,如果把这个环节放到“背一背”前面更好,主要是学生能再一次熟悉词语,背诵的时候会注意这些字词的读音。
第三个环节是要求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作者浏览的顺序。有了上节课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就把答案说了出来。不过,课前预设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可是课堂时间有点紧,我只能无奈地把这个环节压缩一部分,失去了一次对学生思维发散的训练。
接下来就进入本节课的重点学习部分——引导讨论完成目标环节。学生根据导学案设置的问题,开始小组讨论,时间是10分钟。在小组讨论时,我重点关注的是第六组,因为这组组长的组织能力相对于其他组长有点差距。我同时也发现,有3个组的学生很聪明,把问题首先在组内进行分配,然后共同整理,用时较短且讨论结果很完整。
进入展示环节,每个组都分工明确,根据展示任务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展讲,我对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整堂课下来学习内容在黑板上一览无余。另外,我时刻提醒其他学生关注展讲者,学会倾听,之后要进行补充和质疑。
虽然这一环节较为顺利,但在评课反馈中我了解到,其实在展讲时有学生举手想补充或质疑,可是我没有注意到,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个细节。
此外,评课时有教师谈道:“有些问题学生讨论难以完成时,还需要教师引导甚至精讲。”这也让我明白,有时学生如果讨论不出答案,教师就必须适时引导、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这节课不算成功,但我想,它给我留下的深刻反思会让我一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