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少数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不注重调研实效。有的将写报告等任务甩给被调研者,有的在问题选择上专捏“软柿子”,还有的只求“交卷”完成任务。专家认为,这些“应付式调研”,不是为了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对推进实际工作成效不彰,亟待整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句被频繁引用的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他还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深刻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强调“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要调研真问题,真调研问题。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更高要求,不会主动到来,必须经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实践。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面对问题主动作为。
今天,我们怎样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主持制定改进领导作风“六项规定”,明确提出:“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创造了“四下基层”工作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次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严明工作纪律方面强调,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高质量的调研,才有可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高新技术突破难;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困境,融资难、贷款难;一些地方行政干预市场行为过多,服务经济发展意识不强……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方案,瞄准12个方面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才能在不断破解问题中,凝聚前行的力量,积蓄发展的动能。(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