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摞党建活动报账单中,夹着一张合影,上面只有13张笑脸。然而,报账单却注明有30人参与活动。面对“消失”的17个人,财务人员急中生“智”:可能刚好上厕所去了吧……
这是去年省纪委监委纠治“四风”联合监督检查组,在岳阳市君山区柳林洲街道松湖居委会开展明察暗访的一幕。经查,该单位虚增人数套取经费,用以冲抵景点旅游开支,决定给予居委会党总支书记陈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既追缴违纪费用,又通报典型案例。
近年来,湖南对“四风”顽疾找准切口、集中火力,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2022年以来,省本级通报14批次68起;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级各地共通报曝光“四风”问题32批139起154人,在全省形成有力震慑。
开卷设考
根据党的二十大作风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省委第一时间研究并修订实施意见,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求拿出实招硬招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湖南落地生根;省纪委监委梳理出当前作风建设6个方面突出问题,列出20条刚性措施,及时在网上发布,并在此基础上出台《纠治“四风”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如果说纠治“四风”监督检查,对党员干部是一场考试,在湖南,这场考试属于开卷。“我们将这些内容‘晒’出来,既消除神秘感,也是给党员干部划红线、树底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今年春节后不久,监督检查人员在省直某厅“蹲点”,发现有人提着鼓鼓的公文包进入办公楼,出来时包却不见了。经调取监控,发现公文包“消失”在该厅某处办公室,后查实了该处主持工作的二级调研员吴某某违规收受高档香烟的违纪问题。三令五申之下,吴某某依旧“喊不应”“叫不醒”,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去年红包礼金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期间,18.3万人签订承诺书,4.8万人主动说明问题并上交红包礼金。
当前,我省持续深化整治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明确“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推进电子廉政档案建设,完善倒查、联合监督、“监督哨”机制,探索实行违规收送记录“灰名单”制度,对违纪者一律先免职再从严查处,严之又严的氛围更加浓厚。
科技赋能
让监督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是省纪委监委近年来的尝试创新。通过与税务、交警、交通、石油石化等职能部门加强协作,研制大数据系统,掌握并分析研判各地各单位开具税务发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公务车辆路桥和加油费用等情况,从中查找问题线索。
五一前夕,经呈报批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对全省部分地区五一期间公务用车高速通行情况开展监测,经大数据分析比对后,对涉嫌违规使用公车问题倒查。
5月1日,某市政府办驻北京联络处一辆公务用车疾驰在省内的高速公路上,其行驶轨迹被“曝光”至纪检监察机关……随后,这起公车私用问题被查处。
违规用车,动辄得咎,违规吃喝也在此列。郴州桂阳县干部李某出差长沙,在私人用餐中以单位名义开具发票,因违反省纪委监委《整治违规吃喝隐形变异“十严禁”》有关规定,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针对“互联网+监督”平台公务用餐子系统发现的异常数据,监督检查工作组会带着问题延伸核查,2022年共发现并查处问题线索480余条,省市两级全年公务用餐经费使用比2021年下降23%。2023年以来,省纪委监委通过税务票据、高速通行和“互联网+监督”这大数据“三把斧”,发现并交办督办“四风”问题线索514条,处理442人。
拧紧发条
2022年9月,常德市某县县长借招商引资之名,组织领导干部在县财政局食堂违规公款吃喝并饮用高档酒,被严肃查处。
此前,省纪委监委先后在3个市州、11个县市区接待服务机构开展明察暗访,发现有的县区接待服务中心,拿着自己制定的“土政策”作“挡箭牌”,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甚至饮酒。
类似打着商务接待的幌子违规饮酒问题,在国企也时有发生,个别企业“行业特殊论”和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等错误思想仍有一定市场。
同一问题反复出现、普遍发生,需要从制度机制上究其原因。省纪委监委梳理总结问题,对症下药,先后推动省直有关职能部门出台《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商务招待管理规定》《湖南省党政机关商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确保因公接待各项规定贯彻实施到位。
2022年以来,省纪委监委狠抓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湖南省省级评审专家劳务费管理办法》等5项规章制度出台,修订工作机制,将纠治“四风”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纳入清廉湖南建设考核,进一步筑牢作风建设堤坝。
“我们将充分释放作风建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一刻不停的鲜明信号,把作风建设发条拧得紧之又紧,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以严实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省纪委监委负责人强调。(龙源 贺大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