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了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某社区专干付某因工作流于形式,造成给已去世老人黄某“发放”高龄津贴的问题。对于问题的产生,付某解释说:“平时总是黄某的老公来社区办事,我就想当然地以为她也在世,没有想到……”工作如此不负责、不上心,实在不应该。(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12月4日)
“想当然”一词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段话一直警戒着人们说话做事切莫凭唯心主义的没有根据的推测来断定,否则,闹笑话不说,还会以讹传讹、坏大事。上述付某就是一个把“想当然”当作理所当然的典型案例。作为专门负责高龄津贴发放的社区干部,付某本该对系统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定期入户核查,但事实却是工作流于形式,以所谓的“想当然”办事,致使高龄津贴违规发放了27个月,足见其敷衍的工作态度和缺失的责任心。
现实中,类似付某这样工作“想当然”“凭经验”“凭感觉”的党员干部并不少见。比如:有的学风不扎实、工作态度不端正,遇到矛盾不是躲着走,就是一切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不知也不会随机应变;有的只会埋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发生的改变置若罔闻,依然按照老经验、老办法去想问题、做工作;有的习惯说套话、走过场,进行调查研究不深入基层和群众,按照既定路线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调研报告“凭感觉”胡编乱造;有的处理事务时不依规依法,拍脑袋评判是非对错。这些问题看似虽小,但细微之处见真章,小问题背后是误事误己的大隐患。
古语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每一件工作都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更不能“想当然”,不然自己挨板子不说,还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对我们党的事业危害很大。在笔者看来,避免工作“想当然”现象的发生,还得从党员干部自身着手,一方面要突破“想当然”“凭经验”“凭感觉”等思维惯性的怪圈,加强学习力度,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勇于质疑、敢于否定,大胆探索、勤于实践,充分激发内在潜力,瞄准问题攻坚克难。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全局的高度,善于打破思维桎梏,遇事开动脑筋,运用好发散、联想、逆向等思维方式,以战略思维、宽阔的视野,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思考和总结,以坚强的毅力、以脚踏实地的干劲、以开拓创新的锐气去倾心倾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想当然”不是理所当然。党员干部只有断了“想当然”的念头,撸起实干的袖子,在浪里淘沙中寻高见,在躬身实践中觅真经,在总结提升中求突破,认真履职,真抓实干,才能在实践中闯出一条新路,在实干中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桂东县纪委县监委 谭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