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需要,1980年,中宣部、中组部发出《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同年4月9日,省委发出关于加强干部训练的文件。常德全地区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文件精神,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
1980年,全地区建立起各级各类干部学校和培训班,开展各种形式的干部训练。据统计,1980-1982年全地区平均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干部15000人。1983年,地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全地区干部培训转向以学历培训为主。地委组织部要求在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中,凡现有文化程度不及初中毕业,年龄在40岁以下的干部(简称“两下干部”)经文化补课,在1985年前达到中专文化水平;已经具备初中文化程度,但缺少专业知识的干部,在1990年前达到中专或大专文化程度。
为实现这个目标,地委和各县市委采取了三条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办好党校。二是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开办干部专修科(班)。三是组织干部参加电大、函大、职大、夜大、刊大学习(简称“五大”)和支持干部自学。与此同时,大中专毕业生源源不断走进干部队伍。1979年全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走上正轨,当年全地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39人。1980-1988年全地区(市)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2230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704人,大专毕业生6023人,中专毕业生14581人。
从1980年起,地委和各县市委把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1981年,地委组织部成立青年干部科,经常考察了解中青年干部,从中发现优秀人才,推荐进入领导班子。1983年,地委开始推行每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放到基层培养锻炼。
来源:中共常德市委党史研究室